孙子兵法》换王翦做他的副将,被李斯破坏。
嬴政心头一动,扶着大殿外回廊边上的栏杆,问:“是《孙子兵法》?”
“确实是《孙子兵法》。上将军已经将这本书抄录之后,将原本送到了宫中。臣已经抄录了一遍,陛下请过目。”
赵高是个很会来事的家伙,他嫌弃蒙恬的字不怎样,就干脆自己抄录了一遍。一来,这样做可以让大王看到他努力办事的态度;二来,也能秀一秀他比肩李斯的书法。
嬴政看也没看赵高递过来的赵氏抄录本,而是直接要原本:“把上将军送来的原本给我。”
赵高被嬴政信任,主要是办事滴水不漏。他做事往往是两手准备,不仅准备了自己的抄录本,原本也带来了。至于王翦,他肯定也自己抄录了一本。
嬴政翻看着手中的这本兵书,不得不说,他看到了一个统帅叱诧风云的豪迈。可惜,孙武在吴王阖闾死后,就归隐了。
要不然,春秋时期南方的诸侯,说不定真的能攻打到中原。
“这兵法看来像是真的。字迹是国师写的吗?”
赵高解释道:“陛下,怎么可能是国师所写。是国师口述,让蒙恬抄录下来的。”
嬴政草草看过之后,顺手收了起来。这样的好书,他要仔细的精读,才能体会著书者的智慧。不过嬴政不理解了,为何明明是非常精彩的一本兵书,为何王离会认为是假的?
“王离为何说这本兵书是假的,他就没有在外说过?”
“启禀陛下,不是没说过。他说孙武乃兵圣,著写的兵书,竟然连像样的军阵都没有,怎么可能是真的?”
这也是王离不识货,对于孙武这样的顶级兵法大家来说,他著的书,可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能研读他兵法的人,都应该是能统筹全局之人。也只有站在足够的高度,才能看到他思想中闪烁的智慧光芒。至于军阵,不过是小道而已,孙武根本就不愿意多写。
嬴政闻听,顿时笑了:“王离可以为将,不可为帅。”
一句话,就决定了王离在大秦军中的高度。可见,嬴政看人也是很准的。也说明,王离不足以统帅大秦未来军队的能力。这大概也是为何王离明明要比蒙恬的战绩更好,成名也更早,但最后却被蒙恬后来居上,历史上成了蒙恬部将的原因。
嬴政更关心的不是蒙恬,而是郭威。
郭威的神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同时,他也想要获得郭威的忠心。但是,这对于嬴政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得已,嬴政只能将郭威哄着,不仅仅封了国师,还要郑重其事的封。
为此,嬴政私下里准备了一件大事。
他问赵高:“高台是否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