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3 / 7)

前,我对他们的态度跟我现在对爸爸妈妈的态度是一样的。身为子女,我不能置喙的他们的任何行为。我只是做一个女儿应该做的事。现在,知道了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也非常感激他们。毕竟,没有他们,我一个人怎么也不能成为现在的自己。”

嘉应一字一句的说着,这些都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外公的冷漠让她有点心寒,但是她能够理解。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既定的,除非,自己能够带来利益,能够体现价值。在牟家,她才是被认可的外孙女。

他们担心自己出去丢了牟家的脸,担心自己给牟家惹事。这些担心,嘉应都理解。没关系,如果你能够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我。那么,我也可以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外家。

“对不起,我刚才的称呼可能有点不对。您可是我法律上的外公呢!”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更何况,嘉应从来不是软柿子。牟定坤的考验和试探,嘉应心里一清二楚。

“不错,年纪不大,脾气到不小。走吧,我们开饭。嘉应,你别怪我说话直接。在社会上,说话比我直接的人多了去。我们家不养温室的花朵,如果,你连这点打击都经受不起。怎么承受社会上更多的压力和冲突?”

牟定坤其实对嘉应的回答很满意,可是他人就是这样。□□□□,甚至他这一辈子,就没有低过头。在女儿的教育上,他有反思,自己是不是过头了。可是,仔细一想,要不是他的严苛,女儿也没有今天的成绩。

在他看来,嘉应的身上是有刺的、有抱怨的。所以,他晾了嘉应一上午,也未必没有自己的考量在里面。包括这段对话,他知道,自己说出来之后,嘉应肯定不喜欢他。

牟定坤只对自己看中的人采用这样的方法。像是莫雨欣,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他对莫雨欣一直是放纵不管的。只要她没有惹出事,牟定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一旦出事了,得到的只有严惩。

餐桌之上,除了餐具偶尔发出来的动静,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是牟家的家教:食不言、寝不语。嘉应没有什么胃口,可到底是把自己碗里的米饭都吃完了。对于饿过肚子的她,做不到浪费粮食。

牟定坤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一直在观察陆嘉应。果然是他们家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还可以有这么好的用餐礼仪。他在考虑,是不是让月儿多送嘉应去上一些学习的课程。各种礼仪培训、还有一些特长的学习。比如:骑马、高尔夫球、舞蹈什么的。

殊不知,陆嘉应已经不耐烦的待在这里的。牟家的空气,让她觉得不适应。她又不是机器,她喜欢自由,喜欢不受约束的环境。

吃过午饭,嘉应稍微坐了一下,就打算告辞了。要不是为了礼貌,她早就不想在这里待了。没想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