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1(1 / 5)

晚饭后过来十二楼听李敏讲怎么写病程记录的只有5个实习生, 还不是都在创伤外科实习的。

卢文凯不好意思地向李敏解释:“李老师, 我中午回去的时候,他们都出去逛街去了,我给带队老师那儿留了信,也让宿舍里的同学转告了。”

“没事儿, 有几个人就讲几个人的。也没有太多内容, 遇到了就说给你们一起记着罢了。”李敏不在乎都谁来,本来她只讲给路凯文一个就够了的事儿。

“病程记录该怎么写,你们在诊断学都已经通过考试了。我今天要强调的就是在临床上、具体写的时候,咱们大家都别怕啰嗦、别怕烦躁。路凯文,把你前面写的我换掉的那个病程记录、和你上午打的草稿那份给你同学看看。”

几个同学传看了路凯文的两份文稿。

“换掉的那一份含糊了点儿, 要是一般情况, 我指的是患者术后没出现任何异常、平安出院的那种,病案室的人不会看得很细, 属于也能混得过去的。但是, 万一患者在术后出现任何问题了, 这份病程记录就经不起追究了。

如果医务科问你、或者是这病人最后上法庭了, 人家问你, 这伤口在术后什么时间出现感染征兆的, 最初的红肿长度是多少,伤口你又做了什么处理?路凯文,你怎么回答?”

路凯文有点儿懵, 他没想到是拿自己被替换掉的病程记录做例子。

“现在是让你回想大前天的事儿, 你就迟疑。如果是半年以上的病例, 你敢保证自己脑子中记的和实际情况没有冲突吗?一旦解释不清,就把自己推到要背负责任的位置了。无论是技术事故和责任事故,我们刚刚起步的小医生都背不起、也背不动。”

“所以我们在描述伤口的时候,第一是如实记叙,第二是详细,越详细越好。如果第一天的伤口情况记的含糊了,第二天少记了一点儿或者是没记,那么第三天伤口出现红肿甚至是更糟糕的,我们自己可能就解释不明白伤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了。”

“要求术后的患者连写三天的病程记录,如果情况不好,有特殊事情发生,更要及时地记下来,而不拘泥一天一次的记录次数,每天记数次也不是不可能。一直要记到患者病情好转、平稳,再隔日记才可以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患者、为了应付上级医师、病案室的检查,是为了我们自己。

路凯文,把我们管的那个肝脏修补术后、还有那个肠管部分切除术后的,拿来给你们同学看看病程记录。”

李敏等他们传看两份病程记录后问:“你们现在是不是觉得这俩患者的情况历历在目、与自己参与管理了差不多?”

几个学生纷纷点头。

“所以我说最好的病程记录,是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