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11(2 / 7)

尤其是最近一年来,骨科病床翻番后,他的手术量也直接翻番。外科大夫的手术技巧怎么来的?还不是从实践中、从临床手术中磨练出来的吗?

像李敏一年做了别人三年的手术量;像他陈文强,他现在一周才做几台手术?自己有时候一天做的比他一周都多。

可是等陈文强和李敏动手了,随着俩人摆弄显微器械的娴熟、血管清创做的干脆漂亮、血管吻合做的无懈可击,他发现自己这几年进步了,陈文强也没有原地踏步。

而且人家往前跑的并不慢啊。

陈文强只象征性地吻合了几针,就把术者的工作交给了李敏。然后所有人就看着李敏坐在助手的位置上,用左手拿着持针器,开始吻合血管。

向主任戴着显微目镜,挑剔地盯着针距,盯着李敏的入针深浅、出针的力度大小,他不错眼珠地盯着李敏牵拉5个零的缝合线、在3mm血管壁上施加的力度、不放过李敏打下的每一个线结。

没有滑结!

挑不出毛病,让他看到接活断臂的希望在增加;

挑不出毛病,也让他郁闷之气也在增加。

他本想借这个手术教训李敏几句的。让李敏以后别再插手骨科的断指再植手术。个小丫头片子,年纪轻轻的,胆大包天到什么手术都敢碰!可李敏这样漂亮的针法,让他无从开口教训人。

随之而来的是他压抑不住的羡慕。

“m的,老陈,你老小子怎么这么好命啊!”向主任控制不住,真心话脱口而出。

“我会投胎啊。你羡慕也没用。”陈文强戴着显微目镜、仗着没人敢碰他一点儿,就使劲地气人。

站在他身后的向主任果然被气到了。隔着口罩,器械护士都能听到他粗重的呼吸。

陈文强得意。非常得意。他明白向主任说的是什么意思。一台手术做的好坏,不全是靠着术者的技术,助手不仅决定了手术的速度,有时候甚至还能决定手术的成败。

前者大家好理解。后者就是助手不得力,万一在术中“捅娄子”、造成副损伤了,那术者就不得不放下正事去补漏洞……

其实在血管吻合这一块,陈文强知道自己早就不如李敏做得好了。哪怕在老梁和老李的眼里,自己临床经验更丰富,比李敏更稳妥,心理更稳定,可能被外界影响的更小。他都不动摇自己的判断。

因为实际上他自己明白在心理稳定这一块,他是更不如李敏的。李敏能够心无挂碍、能够全心致志、什么手术都敢想、什么手术都敢比试地、一往无前地向前冲,是因为李敏笃定万事有自己给她兜着的。

可是谁给自己兜着呢?到了自己现在这程度、这高度,要考虑失败的影响,要考虑,唉!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