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之前参加的人工血管置换, 有胸主动脉也有腹主动脉, 但是这一次从上到下全部置换,对她来说是第一次, 对省院来说更是第一次。
心情最复杂、最紧张的是普外科许主任了。他是今晚夜班的带组主任, 他非常庆幸住院总小陈没有直接做了阑尾切除就关腹。他更庆幸这个患者的肥胖,让小陈没选择麦氏点的切口, 为他做腹腔探查提供了便利。他更庆幸省院是教学医院,遇到阑尾炎手术, 基本是要带两个学生上台,边讲边做……
所有这些加在一起, 才避免了一起医疗事故:误诊。
李敏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配合石主任吻合血管。今天这个血管给她的感觉非常不好。患者过度肥胖, 血管内壁沉积了厚厚的脂肪。十年未加控制的高血压,又让她的血管变得非常脆。李敏一度曾有把她的血管从升主动脉开始更换的想法。
但那念头只在她脑海里一掠而过。石主任不会同意的。那样手术的难度更大了, 因为主动脉弓部还有三条大的分支供应头部的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而且手术的危险性会成倍地增加。
俩人先缝了难吻合的一半,石主任说:“小李, 你接着来。”
“好。”
“井下作业”导致手术难度的提高、手术时间延长, 同时也就令手术的风险呈几何倍数地增加了。
陈文强进来的时候,李敏刚缝了一针。
“老梁, 怎么样了?”陈文强进来就问。梁主任派了许主任带着的覃璋,跟车去接陈文强。覃璋的作用就是一路上向他汇报患者的病史、入院后的检查、治疗, 最重要的是置换血管的决定。
“从降主动脉开始置换一直到髂总的左右。你赶紧上来了。”
“嗯。你挑最粗的吻合了。”陈文强用碘酊消毒手臂, 脱碘后直接穿手术袍, 戴手套。
“我是挑最粗的在吻合, 腹腔干。细的留给你和小李。” 腹腔干是腹主动脉最粗的一条分支。
普外许主任见陈文强上来立即说,:“老陈,我这地儿给你。”
手术台上就那么大点儿的地方,只能站四个人。陈文强看一眼李敏在吻合的降主动脉,就接替了许主任的位置,与梁主任一起做手术。不过术者换成了他、助手变成了梁主任。
*
陈文强上台,李敏的心神就安定了。她和陈文强一人主导胸部的血管吻合,一人主导腹部的血管吻合。腹部粗大的动脉,并不需要戴显微镜,陈文强和梁主任可以交替做术者。只有到细小的例如壁支的骶正中动脉,才需要戴上显微镜吻合。
腹主动脉发出的成对和不成对的动脉血管,陈文强和梁主任顺序要吻合:膈下动脉、腹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