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如果能够技术大爆炸,坐上火车还是可以期待的。
不过墨家愿意帮忙,他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他要做的许多事情,技术上找墨家,都可以事半功倍。
尽管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还是拉上小表弟一起出门。
两人去了太学附近一家商铺,卖的是绫罗布匹,笔墨纸砚,是一个杂货铺。
进门后,掌柜的嘴里叼着一支笔,两只手拨拉着算盘,皱着眉头。“表兄!”
刘知易叫了一声,这是姜兴利,小表弟姜言义的大哥。
姜兴利抬头,看见两人,先招呼刘知易:“表弟,多年不见。你如今在京城可是大名人!”
“表兄谬赞。”
“大哥。表兄找你要谈笔买卖。”
“谈买卖啊。稍等,有笔账对不上。”
刘知易不着急,等着表兄皱着眉头划拉了许久,终于眉头一展,对上了。
这才问道:“表兄,对大的账目啊?”
姜言义道:“不大,三钱银子,学徒不仔细,没记上。”
只为了三钱银子?
刘知易知道,他找对人了。
这个表兄,自幼读书不成,经商上颇有天分,帮助他爹做生意好好的,突然让他到京城,指定在太学旁边开间铺子,不拘做什么买卖,只为了让他照顾弟弟读书。刘知易来过一次,算是认门,之后就没时间过来。
只知道表兄在竞争激烈的太学商圈,做的艰难,堪堪保本。
姜家是行商,经营船队,货栈,做的是运输、批发的买卖,可坐商还是第一回做。目的又不在赚钱,其实浪费了姜兴利的能力。
但自从知道刘家两个儿子的近况之后,舅舅就憋了一股气,将希望放在在太学读书的二儿子身上,家里的生意可以不做,儿子的仕途不能耽误。所以将姜兴利派到京城,不管他如何劝说,态度都很坚决。
“表弟,什么买卖?”
算完账后,一脸轻松,马上开始关心买卖。
“我开了一家银行,现在有四十万两本钱,想让表兄帮我操持。这是章程!”
姜兴利也不奇怪,豪门大户找人帮忙经商的情况,比比皆是。他们家也帮过一些豪门打理生意,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弟弟有些不高兴,刘家膨胀成这样了吗?敢让亲家打下手!
姜兴利却没有那么多心思,仔细看起章程,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看完啧啧赞叹:“大买卖,大买卖。”
双眼露出热烈,显然很感兴趣。
刘知易又给他一份名单,上面写着各家的姓名,存钱的数量,都是大客户。
姜兴利看完:“我回头就挨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