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2 / 4)

,顺手赚点子差价。”

说着笑盈盈的道,“姚大户有多少粮?够我买的么?”

姚青山道:“我卖粮不要盐,要钱,营长有么?”

“我没有,我也吃不了那么多粮,但我的下家有。

做生意做的就是渠道。”

管平波拱拱手道,“我出身豪强,占了些许便宜,见笑。”

见管平波始终不为所动,姚青山失去了耐心,口气立时变的不好起来:“管营长是一点面子都不打算给了?”

管平波道:“商场上面子不值钱。”

姚青山道:“四面树敌,管营长想过下场没有?”

管平波一挑眉:“你试试!”

姚青山用阴鸷的眼神盯了管平波许久,方才起身道:“告辞!你好自为之。”

第88章 叮嘱殊途新立

第132章 叮嘱

食盐之事未平,两下里又添了争端。

任何新势力的崛起,必然与旧势力争夺资源。

地主阶级不是管平波想要团结的对象,因为不破不立。

想当年孙吴与地方豪强妥协,倒是三国里支撑最久的那个,但照样该灭亡的依旧会灭亡,并不因其“会做人会来事”有丝毫不同。

当然完全无视地主阶级也是不合适的,譬如诸葛亮倒是个有理想的人,然而蜀国内部矛盾之尖锐,非不停征战不得解决,于是导致了蜀国年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在内外夹击下率先灭亡。

故,打压地主是手段,目的则是团结真正值得团结的人。

不从理想论,打击兼并亦是各朝各代治理国家的首要问题。

因为豪强愈兼并,实力愈强,便愈能官商勾结逃避赋税。

自耕农的衰退,往往昭示着中央财政的崩溃。

因此君王与百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反倒是与官僚地主相互利用,相互制约。

管平波欲要成事,对着地主就不能怂。

历代造反,多有与豪强勾结,甚至许多造反的本身就是豪强。

与这些人相争,她管平波一个女人半点优势都不占。

管平波有且只有一条路,一切的谋略,都必须建立在令百姓吃饱饭穿暖衣的基础上,稳打稳扎,方有一线生机。

六月中旬,早稻成熟,农民进入双抢。

所谓双抢,即用最快的速度收割晾晒谷物入库,紧接着进行晚稻插秧。

种稻谷最苦的便是一头一尾的插秧与打谷子,双抢接连着做,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

老虎营在半坡上种的少量红薯玉米亦可收获,开始轮种秋大豆,好于冬季收获了榨油,改善伙食。

同时,她派出一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