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2 / 7)

画出大概的图纸,令工匠试验线膛枪。线膛枪十五世纪的欧洲便能生产,想是华夏亦可复制。带了膛线的枪与没有膛线的枪在精准度上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正经的火枪的螺旋形膛线会令填弹速度奇慢,现有的工业水平又造不出新式的来,也只得暂且搁置,只好做直线的那种,只待日后科技慢慢积累,再想法子。

如今谭元洲一面花钱从浔阳郡的朝廷军中悄悄购买鸟铳,一面叫飞水来的匠人与潭州本地的火枪匠人凑在一处研发。谭元洲聚集了二百个工匠,争取年前造上千来把鸟铳,并着买来的,二千人的火器营便算装备齐全了。因管平波极重视火器,谭元洲趁着机会,也玩了几把。果然比弓箭容易上手,他不过半刻钟就能发射。论起来自是不如莫日根那般百发百中,亦无孔彰拉长弓时的射程。然他们二人皆是经年累月的训练,方有此本事。

火枪兵差不多是随便拉个人来都能使。细细回忆着管平波写的火器营训练概要中,最要紧的心理素质一条。非得敌军至五十步时齐射方显威力,此点比打枪的本身难的多。

谭元洲摆弄着鸟铳的零件轻笑,管平波越看重谁,就越把谁往死里操。整个潭州城训兵防务便落他手里了,也不知是该喜管平波对他的信任,还是该忧这么个破城怎生才能稳住局面。

放下零件,走出门去,北边不断传来吆喝之声。那是棉纺厂与服装厂的动静。日日有棉花棉布从水上运来,亦有成衣从水上运走。赵猛的订单未至,目前都是生产窦家的军服。

如今服装厂的缝纫机已达二百五十台,窦家军的秋装日均生产二百五十套。十日便能装一船运走,把仓储压力甩给巴州。做完秋装,接着便是更难制作的冬装,赵猛不来更好,省的当真供应不上。

雪雁在潭州盘桓了半个多月,方把后勤琐事理顺。说来服装厂倒没什么难为的,手摇缝纫机早被山寨的满地都是,原先潭州城内富庶的时候,不说家家户户有,十停里倒有五六停的人家买了。

只有钱的买的贵的好使些,没钱的买的便宜货难操作。有手摇缝纫机的基础,再培训脚踏缝纫机,自然上手极快。窦宏朗的地盘上,亦与巴州类似,几乎没甚幺蛾子。便是有些不长眼的,叫谭元洲放上几枪,也就老实了。

真正要操心的,乃流动供销社的线路开展。流动供销社通常是上百人的队伍,在山间行走。所贩卖的物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角角落落。虎贲军的手工品,皆为流水线生产。

比起后世工业产品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然比此时的手工作坊的平均水平,却是高出了不少。固然有个别人手巧,价格又比不上。加之苍梧水路纵横,数次优化流程后,运输成本降了一半不止,相应的物价又下滑了两个档次。

有组织有规模的供销社到一处,就能把当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