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 / 5)

经李丞相简单解说,结合自己知道的部分秘密,程素素终于推导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皇帝的态度,包括梅丞相、大理寺等,为何如此匆促。

原来,古老太师最初的学生,是哀太子。今上不但排行不如嫡兄,资质也比嫡兄差。李丞相说得隐讳,程素素听得明白,打个浅显的比方,如果哀太子背的是99x99的九九乘法表,今上就是背9x9的大众版。百分卷子,哀太子把九十分当及格,今上接地气,六十及格。

同一个老师,先遇到第一个学生,再遇第二个,第一个还死了,想教都教不了!古老太师又是个厉害的人,文武一把抓,什么都挺好,今上在他眼里,各门功课都是不及格。

有这么一位学生,古老太师也是心累的。可先帝于他有知遇之恩,他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今上登基时犹年轻气盛,也想做一番事业,然而每一动念,古老太师就能将他的政策挑出许多漏洞来。还亲政,亲什么政呐?!老实学习吧你!

读书时,有一个叫祁夬的年轻人,给他做简单的讲解。

有这样的老师,今上更累更憋屈。年轻时被压制,施展不开手脚,也就干干给亲爹坟边挖沟,给亲弟弟下堂妾发发遣散费的事儿了。再有空,就信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别说,这些事儿他做得还是很到位的。古老太师毕竟不能自己做皇帝,也慢慢高压着让今上学习政务,有他指导,今上在皇帝这个职业里,也是个……及格的水平吧。

古老太师横行一世,只被两件事情打败过,一是寿命。哀太子短命,他自己虽然长寿,然而死在了今上前头。二是他试图培养的后继者,没有他这样的条件和能力。后继者不弱,李丞相承认的“不弱”,已经相当可观了。架不住古老太师去后,有皇帝撑腰的清算。

一涌而上的人里,包括了李丞相。

谢、李、梅、燕、王,没有不想分这一杯羹的。李丞相本就是趁势而起的,别人也不含糊不是?古老太师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太多,五位分而又分,期间也少不了你争我夺,表面是分赃好伙计,内里分赃不均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回黑拳了。

梅丞相的出身,其实与古老太师有着些非远非近的姻亲关系。他据此接收了一部分,李丞相新来,抢得凶。二人矛盾最深。梅丞相实是抢不过李丞相的,他背景比李丞相深厚,拖累也比李丞相重。

李丞相内里,极其凶狠。梅丞相被逼得不行,才行此险着。说险,也是有几分把握的。因为皇帝,实在不是一个像哀太子那样英明的人。他几乎就要成功了!不打死李丞相,也要咬下李丞相一块肉下来。

皇帝信道,又因为早年遭遇,极恨别人当他傻。是以仲三郎的事情一出来,皇帝就炸了!广阳子对皇帝早年这段经历,了解并不深刻,亦不曾想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