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6)

,傅书岚没机会跟她姨娘说几句话,朱姨娘只能躲在人堆里看看女儿。

傅书岚不敢回去太晚,怕婆母怪罪,伯夫人对她不喜,她早就看出来了,因此小心翼翼地不惹婆母不高兴。

傅书言学里请了一日的假,她三姐姐回门,次日,照常上学,惦记姐姐傅书琴。

昨晚,傅书言没陪姐姐住,因此,一大早就跑过来看她姐姐。

傅书言看姐姐还是心情低落,问丫鬟,“姑娘吃饭了吗?”

房里的大丫头道;“吃了几口,没什么胃口。”

傅书琴比昨日强了,刚开始打击太突然,无法承受,缓和两日,好多了,毕竟傅书琴不能为了一个男人抛弃父母妹妹,寻死上吊。

傅书言稍稍宽心,收拾好了,跟傅明轩去上学,傅书言乘轿,傅明轩骑马,轿子和马匹刚出傅府大门,轿子就停下。

傅书言从轿窗朝外一看,心往下沉,就见傅明轩站在马下,跟理亲王世子高沅说话。

傅书言只能看见高沅侧颜,高沅傅书言很久没见,就觉得比上一次见到清减了许多。

傅书言不知傅明轩和他说什么,大概是安慰规劝他吧!

高沅等在府门外,大概是知道傅家不会让他跟姐姐见面,其实见面又能说什么,即便他是皇孙,敢违抗圣旨吗?英亲王没当成太子,从赐婚这件事和皇帝下旨英亲王主管兵部,对英亲王的宠爱可见一斑,六部里其它五部,皇帝分别委派皇子们主抓,唯有兵部,没有委派人,明眼人谁都知道,兵部手握兵权,可以操纵朝廷,这么重要的位置,皇帝务必派一个亲信之人掌管,老皇帝素性多疑,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心。

傅书言有一事不明,那就是十二皇子早到了封王立府的年纪,却一直留在宫中,老皇帝一直未封十二皇子,其意很明显,直接搬去东宫,可后来为何改变主意。

安亲王占了上风,形势转变得很快,而之前,安亲王主抓刑部,安亲王坐上太子之位,下旨英亲王管兵部,这其中的奥妙,令人猜不透。

转眼到了三年一次的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傅府里,二公子傅明仁,三公子傅明轩参加今秋科举考试,

乡试之前先科试,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乡试。如果科试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考遗才的机会。科试,傅明仁和傅明轩考得都不错。

乡试当日,傅书言学里放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