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木兰无长兄> 前往杏城

前往杏城(2 / 7)

跋焘既然对赫连明珠势在必得,那就不可能把赫连明珠给他。

狄子玉正是知道娶妻无望,魏国又除了给狄子玉一个平羌将军以外再也没给羌人什么好处,索性就反了。

至于赫连定的失踪究竟是休屠人、卢水胡人还是羌人干的,答案也很明了。休屠部落是夏国的匈奴人,乃是汉代金日磾的那个家族,他们是匈奴人,不会和同为匈奴人的赫连家族结仇;

而卢水胡如今因为盖天台的战败而四分五裂,至今无法聚集起完整的人马,赫连定那三千骑兵乃是真正的精锐,即使在狭小的地方被人伏击也不至于死的那么快,对方人数一定数倍于赫连定,所以卢水胡人也可以排除嫌疑。

羌人是被夏国打败后残酷镇压了许多年才降服的,狄子玉甚至作为人质留在统万城许多年,进而结识了明珠公主。赫连定在夏国镇服其余诸族的手段非常高压,羌人、氐人、卢水胡人都很厌恶他,加之活捉赫连定就能要求以赫连明珠交换,这样羌人就能洗刷他们的耻辱,可谓是一举数得。

平城诸位大臣商议了半天之后,都一致认为唯有羌人可能伏击赫连定,羌人世居西境,若他们真要反了,往西逃窜迁徙,魏国派兵攻打劳民伤财,而羌人穷苦,也没什么好通过征战得到的财物,可谓是得不偿失,于是一般朝臣认为送出明珠公主去安抚狄子玉的羌部,一部分则认为赫连明珠只能嫁给拓跋焘,主张派兵去威慑羌人,先礼后兵。

好在赫连定一定是没有落入狄子玉的手里,否则狄子玉早就派出使者要求交换赫连明珠了,拓跋焘认为两派人马的谏言都不合适,最后是崔浩提出了谏言——狄子玉是肯定不能激怒的,夏国刚平,可以先派出使者安抚,拖延时间,然后寻觅可靠的精锐去把赫连定找到,解救出来。

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只要赫连定不在狄子玉手里,随时可以派兵征伐他们。可若是让狄子玉先掌握了赫连定的行踪,西秦和夏地的局势就不稳了。

在夏地搜寻赫连定的人马,原本应该用夏国原来的人马。可狄子玉本来就是夏人,这些人很容易暴露行踪,让狄子玉发现平城的意图,所以必须启用狄子玉不熟悉的人马。

杏城的卢水胡人一直居住在那里,对于秦州可谓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他们又是佣兵出身,但凡寻人、刺杀、夺物,可谓是驾轻就熟,要想在秦州那块地方找出赫连定,卢水胡人是最好的人选。

拓跋焘想要派出花木兰和卢水胡人去打探消息,却知道朝臣不会答应让不知道根底的卢水胡人去找,所以故意透露出自己想亲自去夏地寻找赫连定的消息。

他经常偷跑,拓跋焘这一作态不得了,所有朝臣都吓个半死,纷纷表示您派一个靠得住的大将过去找就行了,不必要御驾亲自前往夏地,狡猾的拓跋焘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