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2 / 6)

着呆呆的,头脑竟这样灵光,禁不住赞叹一声:“妙妙聪慧。”

青漓倒不是聪慧,只是老国公经常对着她说些有的没的,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会记住一二,闻言也只是谦逊的摇摇头,实话实说道:“倒也不是,只是祖父在世时偶然间会说几句,勉强蒙对罢了。”

“能蒙对也是本事,”皇帝低头亲亲她面颊,含笑道:“该赏。”

这算是哪门子的赏,分明是他变着法儿的占便宜,青漓含笑嗔他一眼,正待说话,却听外头有女声远远被风送过来。

“今日倒是好天气,只是日头大了些,你看看,明明晚间将至,这几株飞燕草却还是蔫蔫的,半点精神都没有。”

另有一个年轻些的声音附和道:“谁说不是,日头一出来便不敢出门,也只有到了此刻,才能出来透透气。”

青漓与皇帝在风来亭,四下皆是水,唯有一条通道,微风轻起,将那二人声音送到了耳中,看似近,实则远。

青漓听那二人语气不似宫人,只怕是有身份的主子,心思一转,向皇帝问道:“——是哪一位太妃?”

皇帝轻轻笑了一下,面上带着些许微妙的讽刺,也不答话,只拉着青漓起身,道:“既然想知道,只出去看看不就成了。”

先帝留下了诸多妃妾,到现在只剩了三个,虽说皇帝不怎么给脸面,但那毕竟是长辈,又不熟悉,青漓跟他走出风来亭,还是示意皇帝先行,自己规规矩矩的走在他身后。

皇帝见小姑娘一下子乖了起来,唇角便微微弯了弯,也不多话,便相隔半步,带着她往说话地方去了。

几个宫人们在不远处候着,明渠一侧的合欢树下只立了两个女子,一年长,一年少。

年长者宫装打扮,徐娘半老风情犹在,裙摆上芙蓉花半开,端显几分温婉,发髻上流苏轻晃时,周身别有一番岁月造就的动人韵味。

而那年少女子则秀美些,黛色衣裙,羊脂玉发钗,三分的颜色硬生生展现出七分的神韵,珍珠般温润的气质使然,竟不比身边的年长女子逊色。

皇帝带着青漓过去,那二人便过来见礼,也不曾拿大,恭敬的问皇帝皇后安,眉目低垂,并无半分不敬。

那年长女子应是某位太妃,是以见的是半礼,那年少些的应还未嫁,还装扮又不是公主,俯下身,向二人深施一礼。

大秦的规矩使然,血统皆以父循,诸皇子公主无论生母出身,天然享受妃位的待遇——自然,倘若生母位分在妃位之上,所出之子亦是水涨船高。

因着这一项潜规则,皇子公主见到妃位只需打个招呼,见了四妃才需问安,储君更是位尊,只需向皇后示礼,其余妃嫔见了,都要主动示礼。

太妃虽是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