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游戏小说>不会恋爱的我都是世界的错> 第118章 呐喊和第四位(4K)

第118章 呐喊和第四位(4K)(2 / 5)

创作者蒙克大师,据说拥有严重的家庭病史。

他曾经有过一个幸福圆满的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受人遵守的军医,母亲也接受过神圣罗马帝国良好的上层艺术教育。

五岁时,蒙克失去了母亲。

十四岁时,姐姐死于肺结核,妹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二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再过五年时间,弟弟在婚后不久去世。

亲人的早逝,以及家族病史缠绕着蒙克,让他每时每刻都遭受着严重的精神折磨。

离别和哀伤,构成了蒙克的前半生。

蒙克的作品,他的风景、肖像及自画像,都能深刻的感受到那种对生的不安,爱的焦虑以及对死的恐惧。

最终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便是这种并不是以“美”为目标,而是完全展现出世间恐惧,无常一面的表现主义画作。

蒙克的作品有一种病态的超敏感性,他曾经一度害怕自己成为疯子。

父亲喜怒无常和狂热的虔敬都隐含疯狂。受此影响,蒙克的艺术创作主题永远是——被死亡和精神疾病所诅咒的生命。

大卫和荡秋千少女是以世间最美好的一面来表达艺术之美。

而蒙克大师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展现出了艺术最阴暗,也最疯狂的一面。

没有谁知道,这幅《呐喊》中的那个人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会露出如此恐惧而癫狂的表情。

“这位大师……恐怕不正常了吧?”

“我从没看过这样的画,第一眼看上去画工一塌糊涂,简直像是美术学院不及格学生的作品,但是仔细看下来,又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蒙克,一定是发疯了,才能在梦魇中画出这种画。”

“我的心跳在加速,这幅画究竟要说什么?”

很显然,就算是维也纳美术馆的参观者们,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艺术。

和米开朗基罗大师的大卫雕像,弗拉戈纳尔大师的荡秋千少女不同,这幅《呐喊》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奇怪……这幅画。”

“好不舒服的感觉。”

“这对眼睛,好像看到了什么。”

路德维希,安娜斯塔西娅,玛格丽特都驻足在这现在维也纳美术馆最热门的作品前,各自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路德维希的眼中,倒映出的是这幅画主人公背后线条的多重组合。

那是和大卫,荡秋千少女完全不同类型的表现手法,也是路德维希第一次看到的近乎杂乱无章,毫无道理的线条。

可偏偏这简陋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线条中,仿佛隐藏着某种世界的真理一般,让他不可自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