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1 / 5)

当初公孙明给他的那个“潜”字,的确很适合年幼时尚未出宫建府的裴清殊。

可是在他领了差事,正式进入朝堂之后,如果裴清殊再像以前一样,不显山不露水的话,那他要拿什么来争这个皇位?拿什么来守护这个国家?

裴清殊本身的性格,并不是那种会和别人针锋相对, 起正面冲突的。

可是他没有办法。

正所谓“不破不立”, 如果他不抓紧时间, 尽快进行改革的话,大齐就真的没救了。

这几个月的缓冲期,已经是他所能等待的极限了。

修鸿嘉见他皱着眉头,欲言又止的样子, 心中忽然一阵感伤, 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其实殿下的心情,我能够理解。说句不该说的话吧,当年我初出茅庐,踏入官场的时候,我也像殿下一样,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 也曾经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妥协,渐渐地被周围的环境所改变了……殿下或许会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事实却是,许多原本清醒着的人,不得不为了融入大环境而选择装醉。”

裴清殊听了这番话之后,心中既酸涩又无奈。

他长长一叹,苦涩地说:“罢了,是我为难修大人了。”

说完他拱了拱手,就要离去。

谁知就在这时,修鸿嘉却叫住了他:“十二殿下且留步!”

裴清殊疑惑地转过身来。

修鸿嘉笑了笑说:“您的确是叫我为难了好久,不过不是因为您让我上书皇上的事情。”

裴清殊不明白:“修大人这话怎么说?”

“您让我感到为难,是因为我等像您这样一位皇子出现,已经等了太久了,久得险些忘记了自己当年为官的初衷。”修鸿嘉说着,从裴清殊手中拿过了那封奏章,“我已经老了,老到已经不那么怕死了。所以我愿意为殿下,为大齐,尽绵薄之力。”

裴清殊惊喜又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留着一把长胡子,整日屁颠颠地跟在三皇子屁股后头的小老头儿。

没想到像修鸿嘉这样看起来圆滑又世故的人,竟然愿意为了帮他而得罪三皇子,得罪礼部尚书,甚至得罪皇帝,和天底下许许多多利益相关之人……

这完全出乎裴清殊的意料之外。

修鸿嘉的态度,让裴清殊原本已经跌入谷底的心,升出一丝新的希望。

看来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愿意追随着他的脚步,去做出一些改变的。

这种不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的感觉,让裴清殊心中倍感踏实。

在修鸿嘉正式将奏折呈递上去之前,裴清殊又去宋府,拜访了一下他的岳父宋尧。

整顿官学这样的大事,皇帝势必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