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第二十六章 淄河船舫 水调歌头

第二十六章 淄河船舫 水调歌头(2 / 5)

甚至比你们更喜玩乐。”

众人笑。

“老夫听说你们做了不少诗?不若吟来听听?”姜堪又道。

一听这话众人就来了劲,毕竟姜堪也是当世首屈一指的诗赋大家,寻常的诗他可是连点评都不屑的。

于是众人争先恐后的吟来。

姜堪则专心听着,时不时赞叹两句,给上几句点评,但并不是对这些学子所作的诗真的满意。

如今四言诗和赋依旧是主流,但随着时间推移,四言诗近年来难有佳作,甚至一度陷入停滞,令人唏嘘中又有些许茫然。

究竟是诗才太少了,还是四言诗穷途末路了?

这是姜堪最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正出神时,舫间突然传来一阵大呼小叫。

“赵兄李兄韩兄张兄,吾新得一佳作!速来观之。”

只见一身材相当高大的飒爽青年前来,他名叫孔臻,孔子后人中的嫡系,孟子曾徒孙,是正儿八经的儒家正统,亦是儒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孔臻入内,入目便是坐在一侧的姜堪,登时吓了一跳:“咳,夫子您也在啊。”

“老夫不能来吗?”

“能,当然能,哈哈哈。”孔臻掩饰尴尬的一阵笑。

众人一阵哄笑。

“你适才说有佳作?速速吟来听听。”姜堪不理这臭小子的打诨之语,直言道。

“哦哦,刚送来的,我还未曾看过呢。”孔臻道。

“送来的?谁送的?”姜堪问。

“我师兄韩非。”孔臻说。

“韩非?荀况的徒弟?”

“正是。”

姜堪点点头:“原来是他。”

荀子担任稷下学宫祭酒时,姜堪是副职,二人私交甚好,对他的徒弟韩非也不陌生。

只见孔臻打开卷起的绢帛。扫眼一看,瞬间愣住了。

众人不解。

“孔臻,这是怎么了?”有人问。

孔臻出神。

“孔公子?”李华裳也出言。

“啊?哦哦。”孔臻醒转,连忙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孔臻念完,拿着绢帛的手都是颤抖的。

船舫中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都被这诗营造的意境所包拢,一时间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似在窗前大醉而望月,又好像身处云端,如若月宫仙境。

万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