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入桃林塞 过崤函古道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入桃林塞 过崤函古道(2 / 3)

他们中大多是久经沙场的将领,纵然早已练就杀人不眨眼的铁石心肠,但兵士和百姓是两码事,他们对百姓的苦难都是看在眼里了。

“放心吧,大王想过这个问题,会有官员来组织这些流民暂时安顿下来的。”前方的吕不韦回头说道。

吴驹点点头,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论爱民如子,体恤民情,七国之内没几个人做的比子楚还好。

众人继续赶路。

终于,在正午之前,一座依山而建的关塞出现在众人目光极尽之处。

但系统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表示。

因为这并非函谷关,而是桃林塞。

或者叫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知,那就是潼关。

来到桃林塞前,吴驹等人的队列被拦住,为首的吕不韦向桃林塞的守关将士出示了文书和令牌。

守关将士检验一番后,连忙拱手作揖一拜:“卑职拜见大人!蒙将军已经恭候多时了。”

吕不韦点点头。

守关将士大喝一声:“开关!”

桃林塞的大门缓缓打开,在吕不韦引领下,众人进入了桃林塞内。

这是一条古道,名叫“崤函”。

崤函古道最早属于魏国,后来被秦孝公夺取,在此设立函谷关,此后成为秦之咽喉要道,数百年来鲜有人能攻破。

后世陕省的“陕”,指的就是这条古道。

崤函古道非常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说法,即只能容许一辆车一匹马并驾齐驱,这也是函谷关易守难攻的原因。

秦孝公在古道最东方设立的函谷关,在最西方设立了桃林塞,在数百年后,桃林塞又被曹丞相改建,成为潼关。

这也是刚才系统没有出声的原因。

因为还没到真正的函谷关呢。

穿过桃林塞,进入古道继续前行,吴驹才算是开了眼界。

两侧高耸的岩壁足有十数米高,乱石嶙峋,崎岖坎坷,非常壮观,两侧不但有加固措施,还建立了哨塔,塔楼和女墙。

岩壁之上依稀可以看见有兵士忙碌着,不断搬运战争所需的物资。

试想,数十万的大军进入这条古道,连最基本的挥舞戈矛都成问题,还要受到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夹击,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函谷关如此易守难攻了。

在桃林塞的将士带领下,一行人很快见到了真正的函谷关。

城墙巍峨,矗立于谷口之间,沧桑厚重,城墙根的每一块砖石都遍布着斑驳的痕迹,或是雨水难以冲刷掉的暗红色血迹,或是兵刃留下的锈色,而“函谷关”三个大字被铭刻于关口之上。

这座已经存在百余年的雄关扼守着崤函咽喉,东自崤山,西接衡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