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吕凝也乐意帮助吴驹,成为他的贤内助。
不过吕不韦听闻这件事后气的吹胡子瞪眼,赔了夫人又折兵就算了,女儿还当苦力去了。
气急之下,他对吴驹提出了一个要求。
“今年之内,必须和凝儿成婚!”
哪有抓人家女儿当苦力的!要抓抓自己老婆去!
吴驹听后哭笑不得,连连答应。
他也早有这个打算了,只不过一直有些事情没有完成,挂在心中让吴驹很是记挂,便顾不得完婚了。
料想今年会是个重要的节点,今年之后,一切便会尘埃落定,那么年末之前也必定可以成婚了!
之后的几天里,吴驹自己则埋头准备春节期间就确定下来的酒楼一事,以及更为重要的油盐酱醋等粮油的买卖。
这种开荒的事别人办不到,只能吴驹亲力亲为,不过好在现在已经站稳了脚跟,手下能用的人多了,倒也不用什么事都亲自上。
时间一下子来到了正月中旬。
就在吴驹以为这个月基本不会发生什么大事的时候,一个让他记挂了很久的人,突然就位了!
说起这个人,还要从吕不韦说起。
吕不韦身为一名在七国都有庞大的生意的商人,历来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成为秦国相邦之后,他深感手底下经商的人才多如牛毛,但从政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
于是乎,他做了一个决定!
招收门客!
门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团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颇具才学,无分身份,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贫贵贱,只要有能力,皆招致之。
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拜入他人门下,换取免费的衣食住行和俸禄,也无需承担劳役,只需在主人需要的时候为其出谋划策、鞍前马后便可。
可以说,他们是典型的出卖自己的才学以谋生的一群人。
而招收门客,便被称为“养士”。
其中引领,并且主导了这股“养士之风”的有四个人,分别是各自国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也被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
信陵君魏无忌,现如今魏王的弟弟,其门客侯赢、朱亥助其“窃符救赵”,成就信陵君赫赫威名。
春申君黄歇,楚国令尹,亦有门客三千,其门客助他良多。
平原君赵胜,赵国丞相,喜宾客,养食客数千人,其门客中有毛遂,曾自荐于平原君前,后随他入楚游说楚王,保全了长平之战后被打到了都城邯郸的赵国。
鼎鼎大名的诸子之一,名家的领军人物公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