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背井离乡在所难免,六国和关外以后就是他们的主战场了。
“同时,公司会从中抽取两成利润,一成为加工费,一成为抽成,此外需向秦国官府缴纳两成费用作为税务。”
“你们如果同意了这份协议,就是官府认定的盐商,奉旨贩盐,所以只需要缴纳两成盐税。”吴驹解释道。
盐商们听到前半句话,不由得眼睛一亮。
奉旨贩盐……貌似还真的挺有诱惑力的。
这很河里。
从目前来看,这协议的意思很明确。
盐商的粗盐不可能再卖了,起码不可能再在秦国卖,大王的意思是通过盐商将精盐卖到六国去,以牟取利益。
这个活本来应该是吕不韦来做,吕不韦本身也有涉及贩盐这块的生意,但想将精盐铺设到全天下,实在是太难了,按照吕不韦的打算,怎么也得三到五年。
这还只是初步铺设,也就是说三到五年的时间可以在七国的一些大城市扎根,再往下走的话……时间还会更长。
吴驹,吕不韦,子楚这君臣三人一寻思。
不行!
三五年太长,他们只争朝夕!
于是这个协议就被起草了出来。
吕不韦的意思是,赶尽杀绝不可取,盐帮要是散了,无疑会造成大批就业岗位的流失,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
倒不如带他们一起玩,充分发挥这帮人的优势。
这帮子盐商手下的盐帮体系庞大,不仅业务娴熟,而且人手很多。
把他们赶去六国“奉旨贩盐”,就能大大加快铺设销售网的速度。
而且!
根本不必担心什么这帮盐商会造反,因为他们的精盐是从吴驹手上拿的,相当于他们只是个经销商,还是得听吴驹的。
至于这帮人拿到精盐后会不会着手把精盐的提纯方法搞明白?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吴驹就算把蒸馏器摆他们面前他们都看不明白。
而且提纯精盐的各个步骤实际是分开、并且严格保密的,就算是粮油厂制盐部的主管,都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他们只是按照吴驹给的步骤走而已,加的那些提纯剂都是些什么物质他们都不知道,更别提盐商了。
可怜这帮盐商,啥都不知道,就已经被吴驹和吕不韦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盐商们想通了这一整套流程后,不由得心动不已。
感觉大有可为啊!
贩卖精盐那可是一本万利。
尤其是贩卖到七国,价格还可以继续翻,协议上并没有规定单价,到了六国,这些精盐要卖多少钱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盐商的眼中泛起贪婪。
李大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