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第三百一十七章 医家大典

第三百一十七章 医家大典(3 / 4)

勇,一副当仁不让的架势,他算是吴驹的小迷弟(尽管年纪比吴驹要大),吴驹初战治愈吕凝时他就是旁观者。

“麻烦了。”吴驹冲他笑了笑。

他坐下来,长出一口气,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开始书写起来。

十二人凑了过来,围成一个圈。

“那个……”

吴驹停下动作。

众人连忙倾听吴驹教诲。

“你们挡着光了。”

“……咳咳”

众人面面相觑,一番激烈的眼神交流后闪开一条缝隙。

吴驹无奈。

他感觉自己像是个被罚抄的学生,周围全都是盯着他的老师一样。

见吴驹满意,继续书写,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竹简,死死的盯着。

只见吴驹第一个写的,乃是胶囊。

“取牛骨、羊骨、鹿骨等动物之骨,放入锅中烹煮,待胶质尽数析出,将骨头捞出,大火收汁,直至熬制成粘稠的胶状,分出一半,放可食用的色素,搅拌均匀,倾倒于模具之上,压制成型,待冷却即可,可用于装配药粉,有加速吸收,保存药效之功效。”

众人见状微微失望。

胶囊确实是个好东西,现在医家上下奉其为丹药的新路线,以前那黑不溜秋的外壳已经不受人欢迎了,这双拼色,造型时髦,不咬破还不会觉得苦的胶囊才是新潮流。

不过胶囊的制作方法吴驹在函谷关就讲过,也不是什么难理解的,这不是众人迫切想要看的。

随后是口罩。

再然后,吴驹在这次疫病中实践的那些抗疫用的理念、方法也尽数记录了上去。

“……”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想看的也不是这个。

不过到了这里,他们也不得不感叹吴驹的大公无私。

口罩、胶囊,哪个不是被趋之若鹜的东西,尤其是口罩,七国之中不知多少人盯着呢,吴驹却如此爽利的写到了医家大典上,不得不让人佩服。

众人默默在心中叹息一声,感慨道自叹弗如。

却见吴驹拿来一卷新的竹简,写上了标题。

“青霉素!”

“!!!”

众人纷纷精神一振。

这个才是他们想看的啊!

苏长老看了看左右人的神色,摸了摸下巴。

在场的人都知根知底,倒也都不是什么坏人,仅仅是对这青霉素好奇罢了。

毕竟,那可是青霉素!

这次疫情的最大功臣!

最耀眼的一味药物!

在函谷关时,吴驹公开讲过其原理和用法,但制备方法却始终不为人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