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第三百九十五章 标点符号的问题

第三百九十五章 标点符号的问题(2 / 3)

吴驹的声音很低,但子楚离得近,听的一清二楚。

他不禁一愣:“差?差什么?”

一旁的工匠紧张了看着吴驹,生怕是因为自己失误造成的问题。

吴驹接过纸,横竖看了看,半晌才灵光一闪:“少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那是什么东西?”子楚一愣。

“一种用来将字句分开的符号,可以方便阅读!”吴驹笑道。

子楚还是不理解。

吴驹想了想怎么给他们举个例子,于是说道:“你们应该都读过论语吧?”

“当然!”众人纷纷点头。

儒家怎么说都是当世显学,“非儒即墨”可不是说着玩的,诸子百家的两个最大的学派之一,论语当然是无论如何都要读的。

吴驹从印刷机底下抽出一张纸,拿来毛笔写下一句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他扔下笔杆子:“这句话你们怎么理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民众知道诗、礼、乐,就由他们去,如果他们不知道,那就要教导他们。”子楚答道。

吴驹看向蒙毅和蒙恬两兄弟。

他们两个点点头,也是同样的理解。

吴驹拿起毛笔,在这句话的最中央画了一条斜杠:“如果我这么断句呢?”

众人都愣住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变成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可以指引百姓走我们规定的道路,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原本一句毫无问题的话,瞬间就变了味!

众人毛骨悚然!

“你看,这就是标点符号存在的意义了!”吴驹摊了摊手。

子楚点点头:“寡人明白了……有些时候,没有标点符号确实容易让人误解。”

“是了,倘若是平头老百姓的书信来往那也还好,但放在孔子这样的人身上,不明不白的就背了一口锅,大王你再想想,如果哪一天,官府颁布的公文也出现这样的误解,那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吴驹问。

子楚浮想联翩,似乎隐隐约约已经看到颁布的政令被曲解的景象。

这种可能不仅随时存在,而且有着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他忍不住摇摇头:“这不行,这种情况坚决不能发生!”

吴驹点点头:“所以要搞标点符号用来断句!”

“那应该怎样制定?”子楚问道,他知道吴驹一定有方法。

“这个好办!”吴驹笑,后世的标点符号已经很成熟了,直接搬来用就好了。

他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