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渠道集中在军中,需得浴血搏杀,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吴卿提出科举制,倒是让平民中的士人学子也有了上升渠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吴卿你的功德无量啊!”赢励抚着胡须说道。
吴驹一惊,他本来提议把这老头拉出来是因为他出身宗室,忠诚度没得说,目睹驱逐四贵是他随口说的,未曾想他还真能说的头头是道。
“过奖了!”吴驹笑了笑。
“我还是想听听,吴卿对科举制有没有一个更深层次规划?如何挑选?如何考核?考核内容又是什么?”焦樵皱眉问道。
吴驹颔首:“当然没问题,科举主要是从民间挑选人才,凡是对自己有信心的都可以报名参加,之后分为县试、郡试、殿试,县试在县内举办,郡试在郡内举办,殿试在咸阳举办,由大王亲自考量,逐层筛选,按照成绩分为三六九等,以及每一等的名次。”
“至于考试内容,初步来看六艺,也就是礼,乐,书,数,射,御是必考的,因为主要针对文官,所以要在“书”这门科目上下足功夫,具体考核科目我暂时还没想好,这个倒也不必急于一时。此外,给每一道题规定分数,答对得分,答对扣分,最终审卷时将分数加在一起,达到标准的进入下一轮,达不到的淘汰,我的想法便是如此了。”
焦樵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这些想法已经是一套很完整的体系了,可见对方是胸有成竹的。
殿内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对吴驹的诸多构思颇为佩服。
见焦樵微微颔首,不再说话,吴驹环顾当场,问道:
“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是要搞,有反对的吗?”
没人说话。
科举制的优越显而易见,势在必行!
子楚轻轻点了点桌案:“那接下来就说说,怎么搞!”
“肯定是要循序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一定会引得那些赖以举荐制、世卿世禄制为生的贵族的猛烈反对!”
殿中像炸开了锅一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大体都是围绕着循序渐进的话题。
无他,变法最主要,也是最凶险的难处,就是和旧势力的博弈,谨小慎微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品质。
“小……怎么小呢……”子楚摸了摸额头。
众人不免又陷入了思考。
“那个……臣有个想法……”
一道弱弱的声音响起,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众人循声望去。
子楚笑道:“原来是李卿啊,只管畅所欲言便是,召集大家前来本就是集思广益的。”
李斯点点头,微微拱手,旋即说道:“臣在想,一来我们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是需要继续实践的,如果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