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起这个价钱。
但要是让量子计算机实现民用,那就足以用困难重重来形容。
价格是一个因素。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体积。
量子计算机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那台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足足占据了一个房间四五十平米的面积。
而在房价节节攀升的今天,估计不会有人专门给一台计算机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住吧。
量子计算机的小型化,势在必行。
所以艾亮才会说,量子计算机的下一步在于量子计算机的小型化。
不仅仅是艾亮,许多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同行都是这么认为的。
…………
“下一个问题。”
这次站起来的一位金发碧眼的国外记者。
“艾先生,你好,我是来自瑛国《泰晤士日报》的记者凯瑟林。”这位金发碧眼的美女记者,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你好。”艾亮点点头。
《泰晤士日报》的记者凯瑟琳握着话筒问道,“艾先生,我在项目组名单中看到,项目组的首席工程师是你的老师郭院士,我想问一下郭老现在在哪,为什么没有出出席这次的新闻发布会。”
“还有,我得知艾先生所在的半导体量子芯片项目组成立的时间是在去年的四月份,而那时候华国的刚刚研发出双量子比特的半导体芯片。或许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好奇,阁下的团队是如何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缔造这个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位记者一口气接连问了两个问题。
不过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场的众人所关心的。
郭院士是这个项目组的实际领导者,身为首席工程师,郭院士没有出席这次的新闻发布会,本就引起众人的注意。
当然,这位名为凯瑟琳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更是众人所关注的关键所在。
众人和她一样好奇,好奇的想要知道艾亮等人是如何创造这个根本不可能缔造的奇迹的。
“艾先生,这是我的问题。”凯瑟琳淡笑着望着坐在发言台前的艾亮。
艾亮沉默几秒,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伤心的事情,语气变得低沉下来,“你的这两个问题,我可以统一进行回答。”
艾亮脸上扯出了一抹笑容,略带自嘲的开口道,“我知道,在一年前,并没有人会认为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地会是在华国。”
“即便是在现在,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仍旧有人不相信我们华国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量子计算机的国家。”
“现在,我针对外界的这些质疑,做一个统一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