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军务,方运松了口气,稍稍稳住自己心神,重新一遍前文,最后点点头,确定自己写的和自己所想一致,神态更加沉稳。
董知府一直在观察方运,看到这一幕,他在心中暗叹真是名不虚传,方运刚才的举动看似普通,却已近“明己”。一个人活得越久,越知道了解自己最难,而“明己”还要高于“自省”,自省只是提醒自己的过失,“明己”却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错与对,不仅要改正自己的错,更要坚持自己的对。
董知府一直沉浸在“稳农”和“军纪”两策之中,他没想到一个少年举人竟然能写出这般深刻的道理,不仅远超他这个进士,而且很具有可行性。
“董大人,我答完了。董大人?”方运道。
“哦?”董知府脱离思索两策的状态,然后叹息一声,看着方运。
“十九年前你若在密州,解元必非我。”
方运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董知府当年的考题,他不仅在十九年前参加了举人试,而且还是密州的举人第一。
第338章 城宴
董知府指着方运策论中的有关军纪的文字,道:“你这几句话中,强调用生活细节来强化士兵军纪,可有具体的手段?”
方运心道不愧是一位进士知府,看出来自己这篇策论的关键所在,有很多细节事情不是不会写,而是不能写。因为诗词主要靠才华境界,而策论靠“才干”,一旦写出细节,而且对人族作用巨大,则至少镇国。
方运可不想让自己的练习之作过于惊世骇俗,所以始终压着不写细节,观点是自己的,但论据却引用圣元大陆众圣或大儒之言,虽然有些老套,但可以看作是求稳,乃是科举的常用方法。
“我还未考虑清楚。”方运道。
董知府用手指点了点方运的试卷,道:“亲眼看到你随随便便写一篇策论,都令我振聋发聩,我有种错觉,你在为我景国指路,甚至……”
董知府没有说下去,因为下一句话不能随便说。
方运沉默不语,因为他已经猜到董知府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在为人族指路。
房间一片寂静,只听到院子里小狐狸的嘤嘤声,还有门外的人来来往往的声音。
董知府道:“怪不得冯院君说你的经义在‘立意’上无出其右,这策论处处是奇思,句句有妙想。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师长,这篇策论我带回家,明日再送你一份完善的点评。”说着,董知府把方运的策论收起。
方运愕然,随后微笑道:“那请董师出另外的九道题目,明日夜晚之前我尽量写完。”
董知府面不改色,快速写完九道策论题目,然后道:“外面那些瓜果礼品你如何处理?我初看之时,就无比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