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祀望向曹正淳,来了兴趣。
在赐给北庭节度使赵珙一杯毒酒之时,李祀暗中让曹正淳,监视赵珙的一举一动。
曹正淳立即说道:“回禀陛下,赵珙最后,并没有喝下陛下赐下的毒酒。”
“并且,赵珙派出了心腹,前往其他节度使...”
李祀听到曹正淳的禀报,脸色不变,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陛下,北庭节度使赵珙明显是在联络其他节度使,意图谋反!”
“不如......”
曹正淳说到这,话语中浮现一丝杀意。
“不用。”
李祀摆了摆手,随意道:“让他联系。”
“朕倒要看看,这次会有几位节度使起身造反!”
对于李祀来说,并非对付不了那些节度使。
而是不能。
节度使坐镇边关,抵御外族,劳苦功高,若是李祀直接出兵镇压,定然会让将士寒心,天下大乱。
如果李祀派出神魔前去暗杀,节度使一死,边关必然大乱,而异族在关外虎视眈眈。
若是让异族借此机会破关而入,即便李祀最后荡平这些异族,但大唐帝国的损失,却挽回不了......
因此,李祀需要一个动手的理由。
一个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节度使造反,李祀再出兵镇压,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李祀心里期待着。
他希望北庭节度使这次争气一点,多拉几个节度使造反。
这样,李祀正好出手,一次性解决。
否则,如果让李祀一个个想理由,那得拖到什么时候?
李祀微微抬头,望向北庭方向。
赵珙。
你可别让朕失望啊!
...
...
翌日。
大唐早朝。
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太极殿。
李祀踩在金色御道之上,登临朝堂。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群臣俯首叩拜道。
李祀俯视满朝臣子:“众爱卿平身。”
近侍太监上前,照例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近侍太监话音刚落,内阁首辅张居正站出列了拱手道:“启禀陛下,近日‘考成法’陆续实施,天下官吏的办事效率大增,各地间上诉的百姓明显减少,冤假错案大幅度降低......”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话传遍太极殿。
所有臣子们低头不语。
在张居正提出‘考成法’,约束天下官吏之时,还有大臣反对,认为张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