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6)

怕不能相通,现在你们也觉得好,那我就放心了,咱得多学学这个,学点新鲜花样,就是不能编别的,芦苇席子上变个花样,到时候去县城里卖,也能好卖呢。”

陈云霞听到“好卖”两个字,眼里一亮:“我也这么盼着,咱累点苦点不怕,只要能挣到钱,日子好过,怎么着都行。”

这话听得顾清溪鼻子一酸。

上辈子的嫂子对自己和母亲有诸多埋怨,肯定不算任劳任怨,如今嫂子对自己这么殷勤,自然也是看在那编织书的份上,知道自己能弄到书,也懂城里的事,指望着自己帮家里出主意。但做人不能指望着别人没任何缺点是完美的大好人,都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大差不差就是好媳妇好嫂子。

嫂子还是朴实勤劳的嫂子,她不怕累,就怕累了也挣不到钱,其实想想,农村人可不就是这样,谁都有一身的力气,但把力气使到地里,一年到头就是那么些工分,靠天吃饭分到多少是多少,土里刨食真得难。

村里一个个的壮汉子,如果知道哪里卖力气挣钱,眼里怕都是放光,就是拼死也要干。

顾清溪这一刻感激自己已经活过一辈子,到底多了一些见识,可以帮着家里出出主意,不然死读书的自己,便是一肚子墨水,对世务一窍不通,又能怎么着呢。

当下她略想了想:“嫂,你说得是,先编吧,编出几张来,拿到县城里卖卖,如果能再有余力,也编几个小玩意儿顺便卖卖看,价格不用很高,能差不多挣钱就行,咱先练着,多弄一些花样,编得好了,咱就去大城市里卖,卖高价,那才能挣更多钱。”

陈云霞听顾清溪这么说,心里有了主心骨:“行,咱就这么着,我和你哥哥得尽快编!”

说话间,炉子里的炭烧得火亮,这红薯外面薄薄的一层皮已经变干变皱,甚至有些地方变成脆皮,好像轻易就能扯下来。

顾清溪拿起那红薯翻了一下,烫手得很,软糯的甜香味也随之而来。

“这个熟了吧。”顾清溪看到红薯有些地方已经渗透出粘液来,那是被烤出来的红薯甜汁。

恰好这个时候她娘廖金月进屋了,她掰开来,给娘和嫂子各一块,自己也留了一块,大家围着炉子坐在那里,剥着红薯皮,尝着这刚烤好的红薯。

热烫的白汽从如蜜的软糯红瓤中散出来,怕烫嘴,小心翼翼地从边缘处轻轻地咬一小口,吃到嘴里,都是香甜。

外面凛冽寒风呼啸,撕扯得窗户上糊着的旧报纸和油布发出扑簌扑簌的声音,但屋子里却是极暖和,燃烧的煤饼子持续地散发着热量,几个女人或坐在炕上,围着炉子,吃着香美的烤红薯,絮絮叨叨说着这一家子的生计,一时又说着顾秀云那里不知道怎么了,家里男人和儿子都在帮着找呢。

廖金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