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递上。从跟在叶承枢身边第二年起,郑尧就养成了就所有报纸都随身携带的好习惯。为的,就是应付今天这类的情况。报纸上的新闻,虽然都是些经过加工处理与美化的消息,但像叶特助这样的人,却能很轻易的从一句话中,得出比表面上更多的东西。
将报纸递过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叶承枢都没有说话。饶是定力耐力都是一流的郑尧,也忍不住想要开口催促。不是他等不及,是省里的大老板们等不及!会议结束后三十分钟,叶特助便要跟书记等人再碰头,聊点真正重要的事情。可距离省厅的会议结束已经过去了十分钟!从省厅到省委,就算有叶特助的私人座驾,一路畅通无阻,恐怕想要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也有点悬乎。
又等了五分钟,郑尧知道实在是不能再耽搁了,便抿了抿嘴唇,上前一步,凑到叶承枢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特助,跟书记他们的碰面,时间快到了。”
完美的控制老板的时间,这也是他们秘书最基本的任务和日常。其实叶承枢跟哪一个人,聊多久,若不是极为重要的人的话,普通的人这些时间都是由郑尧来掌握的。这也是为什么,叶特助的私人秘书手中的权利比某些领导还要大,原因就在这里了。若不是身份极为贵重的人,能不能见到叶承枢一面,其实都还要依靠郑尧来决定。叶承枢给他的放权很大,除了省里的几个大老板可以直接与他通话以外,其他的领导,基本都是由郑尧传达,叶承枢决定见不见。而见多久,在什么时候见,这都是由郑尧来决定的。
听到郑尧的催促,叶承枢点点头,将商业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并未说多余的话,只是起身道:“那就出发吧。”
叶承枢起身离开,对于要吩咐郑尧去办的事情,一个字也没说。但郑尧却深谙官场之道。他特意多看了两眼商业报纸,发现报纸的版面,是一位年轻企业家从海外回来报答家乡的新闻。郑尧眼皮一掀,眼底闪过几丝了然的神情。
叶特助要他去查的事情,恐怕就是这位年轻的企业家了。
一路驱车赶往到省委,叶承枢一下车便直奔书记的办公室。这种碰面与刚刚在省厅的会议不同,像在省厅的会议,郑尧必须出席,没有例外。因为他记录下会议上的内容,并且做简报呈递给叶承枢。而这种带着点类似于私人性质的会议,便不需要郑尧出面了。
郑尧将叶承枢送入书记办公室之后,便有书记的私人秘书前来打招呼。他们秘书之前,也是频繁打交道的。两位大老板的时间商榷,地点选择,都是由两位大秘决定的。所以两人倒是比两位大老板联系的更频繁一些。
“郑秘书,估计老板们要谈一段时间。走,去我办公室,我那儿刚来了一斤好茶,郑秘书过去尝尝?”看来对方与郑尧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是很融洽的,口中虽然是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