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赵简之给鞑靼人做征税官的,除了我的属下,还有左革三营的镇抚!另外,赵简之的侄子赵奎奉了他的命,为鞑靼人打开城门。现人证赵奎已被我带回京城。徐次辅尽可审问。还有,在赵简之逃跑被就地正法之前的几天,他亲笔写了口供,且盖了手印、画了押!”
张居正知道,该给徐次辅帮腔了。他开口说:“口供是可以伪造的!”
贺六从怀中掏出赵简之的口供,道:“现有口供在此。徐次辅、张部堂、高部堂都是书法大家!一验便知真伪。”
嘉靖帝在龙帐内高声喊了一个字:“验!”
户部尚书高拱的头上冒出了冷汗:他怕赵简之在供状上供出了自己这个幕后主使!
吕芳道:“司礼监那边,有赵简之以前上的奏折。来人啊,去拿来,给徐次辅、张部堂、高部堂比对比对!”
一名小太监领命而去。不多时拿来赵简之以前的奏章。
徐阶和高拱、张居正仔细比对了奏章,徐阶不得不承认:“启禀皇上,这的确是赵简之的笔迹!”
高拱长出一口气。他心中奇怪,赵简之那人他太了解了!是个没有骨头的小人!落在了锦衣卫手里,为何没有供出他这个指使者?难道是贺六在故意回护他这个户部尚书?
贺六才不想回护高拱。他只是不想让裕王受连累!高拱是裕王的侍读,是裕王最亲近的人之一。若高拱变成了导致边关数万将士殒命沙场的罪魁元凶,那裕王的储君地位很有可能不稳!
抓赵简之,只是让裕王丢面子。抓高拱,却能让裕王失去储君的位置。二者选一,贺六只能选择前者。
张居正不知内情,他说道:“口供不是伪造,也可能是用酷刑严刑逼供的。。。”
徐阶和张居正刚才所说的话,意思都是赵简之是被人栽赃陷害。栽赃陷害的人是谁不言自明,还不是经办此案的锦衣卫?
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终于忍不住了,他开口道:“难道张部堂是在质疑,锦衣卫派到大同去的几十个弟兄上下串通,非要把一个‘自焚’殉国的忠良说成是卖国之徒?难道张部堂是在质疑我们锦衣卫对皇上的忠诚?”
陆炳说到“自焚”二字时,故意加重了语气。带回赵简之的尸体,至少能说明赵简之在欺君!且不论他是否叛国,光是欺君一项,他便是死有余辜。
张居正连忙辩解:“我没有那个意思。”
贺六道:“口供、人证俱在。赵简之的确是大同之败的罪魁祸首。”
嘉靖帝在青纱帷帐中,高声问贺六:“贺六,投敌叛国的赵简之有没有后台?”
徐阶、高拱、张居正心中皆惊:他们怕贺六说出“裕王”二字来。
严嵩、严世藩却是心中窃喜,只等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