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3 / 4)

可惜杂货日用品之类利润不高,开店定制货架,聘请人手加工场,最关键是这一阵子脑袋发热,给进了大批高档原料赶制出来的秋款冬装。

他手头大部分资金都压在里头了,面对眼下的局面,非常被动。

翟贤才很清楚,想要破局,当务之急是马上购置一批“锦衣”新冬装,然后让加工场立即拆开研究,琢磨出仿制。

再赶紧入手原料,让加工场尽快赶制,争取早日上市,他才能恢复元气。

但一切步骤,都需要资金支持,而且这个数目还非常可观,问题是他已经无法挪出这么多钱了。

甚至,锦衣冬装价格高昂,他眼下连购置一整套都感到十分吃力,别提其他。

翟贤才当年敢投机倒把,骨子里就是个有决断的人,他盯着小舅子收拾乱哄哄的店里,阴着脸沉思良久,最终一拍收银柜。

“这个价格牌子马上改掉,新价格统统按原价一半,咱们必须尽快将资金收回来。”

高价卖不掉,那五折呢?

翟贤才也是个当机立断的,五折下来,按原料算可能还会小小赚一点,但要是再加上工资店租等等成本,他是要亏的。

要知道他当初为了抓紧时机,赶工赶得很急,高底薪高提成聘请了缝纫女工,又要人日夜赶工,加班费另算;还让老师傅加班改款,将秋款安到冬装上,也支付了不少报酬。

他不是姜宁,自己不会设计,这不得找外援吗?

成本推高了,现在就要亏了。

亏就亏吧,舍不得亏一点,损失将更大!

于是,“华衣”次日开店,就挂了一个半价的牌子。

效果是不错的,毕竟衣服真材实料,价格降低了,自然就有人愿意将就。

姜宁知悉后,挑了挑眉,“这华衣的老板,也算个有决断的。”

胡国川点了点头,“要是他不肯大幅度降价,恐怕这批冬装得卖很久。”

这一仗大获全胜,姜宁心情不错,她笑道:“等他资金回笼,再赶制了冬装,这个冬季都差不多过了一半。”

她不但吃了肉,甚至连春装都差不多做好了。

以后就这般循环往复,自己遥遥领先。

姜宁嘱咐胡国川,“以后仿冒品只会多不会少,咱们关键得守住核心设计,再把好新款上市时间,这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胡国川郑重点头,“嫂子你放心,我会盯紧的。”

“成,你们几个办事,我没有不放心的。”

姜宁确实放心,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后,她笑道:“胡哥,你不是说回老家把家人接过来吗?啥时候动身?”

得力助手兼丈夫老友的生活,也需要关心关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