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3 / 4)

媳妇儿子,驱车返回家属区。

这时候还不到九点,晚饭后散步的人还有,他抱着儿子,和姜宁并肩而行。

路上遇见人,不管认不认识,两人都微笑打招呼,对方也笑着回应。

没过分热情,也不感觉到冷淡,上辈子住惯商品房的姜宁适应良好,没半点不适。

这个家属区挺大的,十好几座五层楼房,中间还有一个不小的花园作为居民日常活动场所。不过姜宁家的三号楼挺靠前的,没走多久就到地方了。

她无意中一抬头,发现对门202的房间窗户前,趴着一个小小的脑袋。

是那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正瞅着楼下,当然看见了姜宁一家。安安正搂着爸爸的脖子,昂着小脑袋不停和爸爸说话。赵向东目光温和,含笑倾听儿子的童言稚语,并不适回应。

小男孩目光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羡慕。

这当口姜宁抬头,路灯挺亮的,两人目光对了正着。

小男孩愣了愣,姜宁却微笑,朝他点了点头,并招呼儿子,“安安,哥哥在看你,你和哥哥打个招呼,再说再见。”

安安扬起小胖脸,乐呵呵的,有四个肉窝窝的小手抬起来,“哥哥,见见!”

小男孩也不禁露出笑容,使劲挥手,“弟弟再见!”

告别之后,小男孩目送一家人进了单元门。

姜宁没有忽略那视线,想起小男孩方才情不自禁流露的羡慕,她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在家属区安家半个月,小男孩家里的事她早就知道了。

不需要特地打听,因为还挺出名的。

那天的简女士,是小男孩的亲婶婶,而简女士的丈夫陈海庆,则是小男孩的亲叔叔。

小男孩叫陈嘉定,父亲是一名烈士,从前服役于新疆,是特殊部队的大队长,也是正团级别。

新疆这块地方,边境并不和平,时有小摩擦爆发,小男孩的父亲去年牺牲了。

他只有一个儿子,由于新疆偏僻,特殊部队随军不易,于是这独子和媳妇留在老家生活。本来他为国捐躯,抚恤金不少,再加上政策优待,这母子俩生活也不会艰难。

可惜的是,噩耗传回去没多久,他媳妇就卷了抚恤金跑了,将儿子扔给夫家亲属。

她夫家亲属其实不亲,公公是亲的但已经没了,婆婆是后妈对继子女没感情,连带后头弟弟妹妹,也不亲近前头两个哥哥。

等陈海庆请假赶回家时,他的小侄子已经饥一顿饱一顿小半个月了,靠着乡民怜悯,今天这家给一点吃的,明天那家给一点喝的。

他气得要死,可继母振振有词,孩子亲妈都跑得不见踪影,还能怪谁?!

纠结这些没意思,陈海庆大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