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2 / 4)

下一个新的分厂地址,并改建投产。

“嫂子,城南这个地方最好。”

彭弘毅将手里一叠资料递给姜宁,示意她看最上面一份,“这原来是市针织四厂的老厂房,地方大不说,也很适合咱们做服装,几乎不需要怎么改建。”

市针织四厂原来是一个中型国营厂子,厂子领导脑子活,在改革这几年愈发壮大,原来的厂子满足不了生产所需,已经搬迁了,老厂区出租。

这厂房确实很合适,针织厂和服装厂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只需要小幅度调整一下,短时间内机器设备和工人就能进驻,投入生产。

姜宁已经去实地考察过了,确实很如意,但缺点不是没有,就是距离她这边两个厂子挺远的。

还是管理人手不充裕啊!这几年她事业飞速发展,虽然着意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眼下分一分还是很紧凑。

“成,就定这地儿吧,彭哥,你明天就去和针织四厂接触。”

姜宁看了针织四厂以后,其实已经有预感会定下这里了,管理人员分配她早琢磨过好几遍,还好,勉强够用。

“还有这个。”

姜宁抽出一张名单,“这是我准备抽调去新厂的人,你们通知下去让做一下准备。”

新分厂她准备交给田斌扛大梁,至于田斌原来负责的第一个老厂,就交给彭弘毅一直培养的副手丁小山。

现在三个厂子中,就数老厂规模最小,而且还是小很多。田斌能力足经验丰富,待在老厂浪费了。

田斌和丁小山郑重应了。

等公事都谈完,姜宁揉揉眉心,“要是咱们能有一个足够大的地方,将厂子都合拢在一起,咱们就轻松多了。”

她省很多功夫,管理层聚拢在一起,更合理搭配,大伙儿也没那么忙碌。

彭弘毅等人当然知道,但大伙儿叹了一声,这么大的地方还得运输方便,可遇不可求啊!

“行了。”

姜宁很快就振奋起来了,笑道:“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啊,这地儿很快就有了。”

第157章

姜宁一语成真。

她没想到, 这个问题当天晚上就有了解决方向。

“宁宁, 今早有消息传出来, 说市政府要在东郊圈了一大片地皮,划开了七八块,说是准备按区位征收土地使用费,每块地方都非常大。”

姜红兵一直知道小妹这个难题,姜宁都和他抱怨过好几次, 并让他留意着政府是否会拍卖地皮。

去年下半年,与计划生育同步的, 是争论多年的“七上八下”终于落下帷幕。改革派完胜, 雇工问题有了最终结论。

彻底放开。

姜宁已经从拉链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