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2 / 4)

石路土路,咱给出去的,就是一块啥都没有的地。”

意思就是说,以后不管是厂房还是道路之类的基础建设,政府都不会负责兴建,谁拿了地,谁自己搞定。

可惜现在国有土地还不允许出让,所谓工业用地50年使用权不见踪影,这个项目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如果合同没有确切条款避免这方面的风险,恐怕没人肯干。

“政府既然提出这个项目,自然会让土地使用者规避这个风险,这点倒不用担心。”

陈磊直接交了底,“你们不用担心,报了名以后,双方会举行会议磋商这方面方合同条款的。”他十分肯定地道:“政府为这项目废了不少心力,是要大力促成的。”

他话说了这么多,重点只有一个,这事是很靠谱的,不用担心有陷阱。

姜宁十分满意,确实,只要政府有心,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陈三哥,那我现在能不能提个建议。”

“可以啊,你说。”陈磊做了个请的手势,政府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好的意见正是他们要参考的。

“我觉得呀,想让有意向的人更安心,其实可以多加一个条款。”

姜宁直接道:“就是如果日后政策有变动,国家允许国有土地有偿出让使用权或者所有权,这土地的当前使用者,可以以市场价优先获得。”

出让土地使用权确实会在八十年代末实行的,她对地皮志在必得,这是为自己的将来上了一个大大的保险。

不然眼下合同签个十年八载的,没有优先权,将来未必没有变故。

兴建刚十年的厂房还簇新得很,没道理便宜了别人。

“要是加了这个条款,保证有意向的人能更多,陈三哥你说对不?”

姜宁有先知,提出这个建议更多是为了自己,不过听在陈磊耳朵里,却让他眼前一亮。

“对!这个建议非常不错。”

陈磊脑子快速转动,改革以来,政策屡屡有调整,将来怎么样大家也说不定。就他本人看来,国家出让土地所有权可能性不大,但使用权却难说得很。

不得不说,他真相了。

不愧是被家族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足够敏锐,难怪年纪轻轻成就不凡。

陈磊一时顾不上说话,拿着笔“刷刷”地写着,姜宁兄妹也不着急,悠闲喝茶等着。

等陈磊写了满满一页纸,他才停了下来,搁下本子和笔,他歉意一笑,“久等了。”

姜宁摆手,“哪有。”

“这个建议我马上拿上去讨论。”陈磊笃定一笑,“通过可能性不小。”

从政的人说话从来不说满,他这么说,意思其实是说基本能通过的。

这真是一个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