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4)

了缺少蚊帐这个意思。

这年头蚊帐都是稀缺的东西,哪里是那么好弄的?

沈子夏也是知道这点,心里激动的同时,跃上了深深的担忧。

早年时候老蚊帐布也是有的,但是现在什么都要票,每年只有在年底结算的时候,才有分来布票,家里哪里有几块布啊,就算是破个洞的蚊帐布,也能缝补衣服,而不是这么浪费。

等沈贤国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

村子关于举办葬礼,都是极其简单,停灵三天就上山埋葬。

而因为老张叔公是光棍一个,只有几个侄子外甥,所以这葬礼用了更简单的方式举办,第二天就抬上山去埋了。

村子因为老张叔公去世的事情,气氛有些低迷。

不过,忙完事情之后,大家也回复如初,继续干活。

等沈贤国回来的时候,已经大中午了。

沈子夏正坐在院子外面,和家宝在捣鼓着她昨天制作好的捕虾模型,一个如伞状的东西。

沈贤国回来用柚子叶洗了澡,出来看他们两个还在捣鼓,细问之下,才知道,自家闺女要做一个捕虾的笼子。

因为没有纸张,沈子夏在门口的黄泥地上,画了好久,又说了好多,沈贤国才知道她要弄一个什么样的捕虾工具?

伸手捏着二闺女的小脸,沈贤国乐道,“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玩意?”

“唔……无意中想到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捕虾。”

这东西,在沈子夏原来的年代里,随便也能买好些捕鱼捕虾的笼子,根本不用自己动手,而且效率很好。

而现在,就算知道虾的味道好吃,他们也没那能耐捕虾,只有在每年二三月份的时候,虾会在黎明前集体跑出来,那时候天还没亮,村子的人会拿着各种漏箕,竹篮什么的去水塘里捞虾。

可这种情况是有时效性的,过了那个时间,就算你想吃,也无法大规模的捕抓虾。

倒是沈贤国第一次听到这种创意,赞道,“夏夏厉害了。”

“可是爸,我想的容易,但是咱们家里又没有多余的蚊帐布,根本弄不了啊。”

沈贤国想想,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

那能怎么办呢?

放弃吗?

沈子夏自然是不愿意的,她好不容易想到各种可能改善自己伙食的办法,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倒是沈贤国想了想,又问道:“应该也能用竹篾织吧?就跟织个小笼子那样。”

“好像……可以吧!”

只是沈子夏想想,一个捕虾网笼,可比捕鱼笼更难编织,要是让她来,这辈子都别想织出来。

可沈贤国是谁啊?得了沈栋材一手编织的手艺,大队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