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2 / 4)

受过来这些人的,开始了盘点和清点。

之前那些大匠们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希望,现在,大名府这里,有官方身份匠人,他们的水平都相当的高。

果然,800工匠之中,有100位,是真正的大匠,他们对于铁的理解极深,在加入铁匠作坊不到三天时间,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铁匠作坊的整体运作规律,可以单独操作了。

其他普通铁匠虽然稍稍差一点,可是最多5天之后,也能够独立的运作,总体的表现,也在水准之上。

这一批2万人,融入到了铁匠作坊之中,哪怕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铁匠作坊都显得有些拥挤,不过这也没办法,谁也没想到,大名府毫不犹豫把这些人都给推了过来。

整个铁匠作坊全力的运转,不但成功的把人接受下来,还进行了培养,并且很快的展现了实力。

这些新加入到铁匠作坊的铁匠们,实际上的,还是有些忐忑的,他们一是怕,这个待遇没有之前听说的好,二是怕融入不了这其中。

他们也听说过一些,铁匠作坊是采用计件的方法,以每天完成的数量来计算的,这样的话,在他们看来,秘诀什么的,都应该是敝帚自珍,毕竟,你能够生产的多了,你的奖金就高,别人学去了,又分不到你一点。

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有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诀窍传授给他人,因为小组还有更大分队和大队,都有一定的任务,完成了之后,就会有高额的奖金。

人都是自私的,特别是封建社会的这些工匠们,往往把自己的秘诀,当成是压舱底的东西,轻易不传授给他人。

可是工业化的生产,赵信需要这个,除了订立了高额的独创奖励之外,还有整体的奖励,这也是推动整体提升的一个方法。

10个能够单独生产2000斤的人,不如100个单独生产1000斤的,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的人,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下,才会去考虑别的。

这也是工业化的视角,不过在纳入了这些人之后,特别是熟练了之后,这些大匠们,还是给他了惊喜。

正在壮年的大匠,他们或许经验上,不如年老的大匠,可是各方面的能力,明显是在他们之上的。

初期,多多少少,有一点敝帚自珍的想法,可是在同伴和工友们,都拿出了能力进行教导的时候,他们的一些心得,也开始在铁匠作坊之中流传。

同时,那些重奖的传闻,也让他们震惊,整个铁匠作坊获得奖励最多的那个铁匠,甚至获得了4次奖励,总收入超过8000贯。

这可是北宋中期,不是后期和南宋,8000贯的购买力非常坚挺,最少相当于80头牛,或者是数百亩地。

正是这样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