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三百二十章 浮动的人心

第三百二十章 浮动的人心(2 / 4)

,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草场,跟良田,他们的承接能力,相当的不同,相对于贫瘠的草场而言,良田更容易养育更多的人。

这也是中国人口庞大的根本原因,看起来草原上土地广阔,到处都是牛羊牲口,可是一头牲口要长成需要多长时间,纯粹吃肉的话,又可以养活多少人,一亩草场能够承载的人员非常有限,甚至要千亩,甚至更多的草场才能够。

可是一亩耕地能够养活多少人,南方富庶的土地,一年两季,差不多能够收到6-7石的粮食,这样的产量,几乎快要能够养活一个人了。

草场跟耕地,百倍的差别,这也是农耕民族稳定根源,就算是大型的灾难,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那是生存危机,对于农耕民族而言,除非是那种绝收性的大灾难,否则减产的这种,最多就是苦一点,下一年再勤劳一点,就可以搬回来。

灵州,放在西夏手中,不过是一片水草丰美牧场,300多万亩,最多承载几十万头的牲畜而已,这样牧场,也就是养活几万人,可是放在北宋手中,最少也是十倍,一定程度上面调整,甚至是20倍以上。

在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之后,北宋没有介入,辽国也好受了很多,几十里的土地,在辽国看来,不过是把边界线稍稍的向西,这点土地,连塞牙缝都不算是。

在北宋的营地,在韩琦回归之后,已经开始后撤了,之前获得的牲口,需要分批的送回到灵州去,现在又有辽兴宗的承诺,不管这个承诺是真的还是假的,先把已经得到的落袋为安再说。

4万的队伍,只会留下2万人左右,位置上面,又向后了30多里,彻底的退出了兴庆府的范围,如果不是辽兴宗许诺的东西,还没有拿到,他会直接的撤退。

剩下的兵力,则依次的离开,把之前在西夏获得的战利品,一一的带走。

看到北宋明显的退出了站圈,剩下的不足一半的部队,更多的辽军可以解放出来了。

辽国一直对北宋有所防御,开始把全部的力量压上去,本身,就被残酷的杀戮,弄得几近崩溃的西夏军,又遭到了这样的重压,立刻承受不住,接连后退,兴庆府的浓烟,又多了好几十处,各处关键地方,也被攻破了不少。

兴庆府很大,士兵很多,抵抗的决心也非常的坚决,可是一个问题还是显现,这时候,已经一天没有出现的元昊,依然没有出现。

元昊贵为西夏的皇帝,战神,兴庆府的统帅,他的存在,对于整个西夏军的士气,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辽军的攻势汹涌,特别是城墙被破,面对着可能亡国灭种的危险,所有人都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皇帝,可是这个热血不是无休无止的出现的。

现在,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