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议和同意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议和同意(2 / 4)

增多,可是有实际意义的,如果说现在贫瘠的关中平原,恢复曾经一半左右的能力的话,对于整个北方的发展,就会有巨大的好处。

更别说,西夏的完蛋,北方终于不用大规模的驻军,逐步的裁撤和转换了之后,再加上棱堡等的普及带来的减少,财务支出会大大的减少的。

长弓跟重步兵的组合,对重骑兵有着巨大的威胁,说不定,当强大起来的北宋,甚至拥有威胁到辽国的时候,北宋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增加。

一个强大北宋出现了,同时,因为赵信的事情,采用了8个继承人的方法,现在正在培养的,他们对将来充满了信心,可是唯一担心的,就是赵信。

可是现在,赵信离开了定海军,直接前往汴梁,这很自然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那些有资格竞争最后的位置,也都非常的惊恐,因为他们害怕赵信再一次的获得这个位置,虽然按照法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定海军牵动了多少人的利益,会不会因为利益,而发生某些改变,顿时,所有的继承人和身后的家族开始活动了起来。

反倒是高层之中,看法是另外的一个样子的,特别是章得象,贾朝昌这样的中枢高层,他们并不担心。

赵信已经用这段时间的表现,表明了他无心,最少说,不会如同惯常的办法,积累势力,没有的在高层之中和地地方之中,大肆的发展,连作为边境军州的定海军,也只是保留了3000人左右的队伍,其中还有1000的水军。

没有足够的军力,怎么可能给他巨大的支撑的,定海军成立的基础,是以边境军州的模式成立的,在边境军州之中,可以拥有1-3万左右不等的军队,只要军队的数量,不超过这个的数字,都是符合规定。

可是定海军没有,他只是保持了3000人的数量。

哪怕是不怎么看重军事的北宋,也很清楚的,3000人根本一点都办不到,哪怕这3000人,人人都是孙吉这样的超级将领,也没有什么用,数量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是必要的,不增加军力,不联络臂助,就这样的在定海军发展,这肯定是无心其他的事情。

不过他这么突然间的离开了定海军,想要来汴梁,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么?会不会是改变想法了。

这一封请求,成为了东府研究的重点的,到底赵信想要做什么,要如何应对,究竟该不该批准他离开定海军前来东京汴梁。

只是一千里的距离,甚至在水陆兼程,可能来回都不需要半个月旅程,反倒是因为更多的想法,变得难产了起来。

单单是参知政事级别的讨论就进行了不下10次,甚至包括章得象和贾朝昌在内的讨论,都有3次。

讨论的东西,说起来非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