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三百七十八章 马加力是马力

第三百七十八章 马加力是马力(3 / 4)

200万之中绝大部分给拿出来。

看起来,一共200万,要拿出160万,应该是很大的比例,可是赵信感觉问题不大。

原因很简单,200万匹的马,要进行的处理和销售,这并不容易,而铁路,哪怕是由的定海军来投资,也不可能全部都掌握在定海军的手中,中央要是不拿出一定的股份,那是不行的的。

以前,最多是赵信吃点亏,让出一定的份子,可是有了海量的马,这就不成问题了,中枢本身就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投入2万匹马,就是200万,就很自然的占据了一条铁路的一部分的主权。

然而依靠铁路来养马,这更不是问题了,铁路的利润到底有多高,甚至到21世纪,都是非常有利润的。

连清朝那样入关的铁路,一个实验性的,不考虑成本和流量的铁路,居然能够在几年之中收回成本,更别说富庶的北宋,单纯物通四方这一点上面,就足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的。

或许对于军队和北宋朝廷来说,要养活20万,甚至更多的马,需要的数量,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是对于商业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连商会的马车,都可以快速的回收成本,最多也就是三到五年,对于可以把运输的效率,提升500倍的铁路来说,更加不成问题,哪怕是大规模的降低运费,也同样可以,相对于铁路的盈利,马的耗费,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部分而已。

赵信不知道,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要落到他的头上。

马的总量不是200万,而是500万,别看只是提升了2.5倍,可是总体的难度,会上升几个档次。

这也是韩琦此时此刻,不得不开启渭州交易市场,甚至放低姿态跟这些商会进行讨论的根本原因。

这些,对于赵信来说,同样不成问题, 500万匹马,只是定海军的铁路,就消耗了4成,其他的,也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同时,火车的出现,对于马车来说,并不是取代或者打击的问题,而是一个相互配合的问题。

火车替代马车,只是让马车失去了长途贩运的利益,可是在短途,在车站到仓库的最后一步,总不能够依靠人力来解决。

或许马车在长途贩运上面,不如火车,可是灵活的最后一步,包括家家户户,在城市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路面环境比乡村好上很多,这样效率就更好了。

单纯一些大城市,在商业繁荣,还有人均收入升高的前提下,马车的使用量应该不会低。

当人均年收入是20贯的时候,一辆150贯的马车,这是一个很难以实现的愿望的,可是当一个人的收入是100贯,甚至200贯的时候,还是这样么?

定海军已经保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