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狄青是从西北起家的,赫赫威名也同样来自于西北,作为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通过科举和武举起家的将军,狄青的成功,那是士兵的荣耀,几乎是从血海之中杀出来的,能够活到今天,也算是一个幸运。
可是狄青的幸运,却是伴随着无数的袍泽,牺牲和死亡带来的,甚至没有一些手下的帮助,他或许早就死在战场上。
西夏的狠毒,西夏的可怕,这是狄青铭记在心的,无数次都想要拿下西夏而不得,他甚至仔细的研究了西夏战术,说白了,猪突狼奔而已。
借助着骑兵更高的机动性,肆意的活动和渗透,一旦发现薄弱点立刻突入其中,短时间取得战果之后,就远遁,西夏特殊的环境,还有大量骑兵,成为了这个战术的依托。
要破解这个战术,实际上,也不难,一个就是在机动性上面,比西夏更高,类似汉武帝对突厥的做法。
在国力占据优势的前提下,耗费巨大的力气,武装起来一个真正的精锐骑兵,这个骑兵在战马,士兵等各方面,都不比匈奴弱,再加上中原精锐的装备,这就成为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根源。
这一点,在北宋,首先不可能,多年的没有马,连静塞军这样可怕重骑,都在北宋的军队序列之中被去掉,更别说重新建立一个羽林卫,或许汉武帝时期,整个财政收入,跟现在的北宋不能比,可是辽国,也不是匈奴能够比,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几乎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
第二个,就是尽可能的降低他们的机动能力,把他们限制到了某一定的程度上面。
这实际上,是北宋一直都在做,可惜,投入太过巨大,甚至在一些关键的时刻,一些重要的节点被拔除,一切都全完了。
棱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只要是在位置和距离合适的地方,不必寻找大山,不必寻找要道,只要位置合适哪里都可以建造,这就会形成一个平均分配的局面,面对着浑然一体的北宋,西夏根本没办法。
可惜,这个棱堡出现的有些晚,在宋夏之战,还没有展现出来的时候,西夏就灭亡了,韩琦在其中推了一份力,可是他更多的,是依托于炸药的威力。
狄青怨念,实际上,也是中原文明的悲哀,作为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文明,作为一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铸造庞大的长城,来抵御游牧民族的攻击的民族,却没有率先发现棱堡。
如果不是赵信穿越而来,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再过500年,也不可能有棱堡这样的可怕防御工事出现。
原因很简单,水泥。
火烧,这是化学之中,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反应的方式,自然界的一场大火,不小心混入到山洞火堆之中的物质,这都会成为原始人的启发。
在众多的人类之中,陶器几乎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