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四百四十七章 资金来源

第四百四十七章 资金来源(3 / 5)

是辽国的习俗。

大量的权贵和骑兵,浩浩荡荡之下,看起来,相当的威武。

这些不但狄青听说过,一些驻扎在辽国的使节,还亲身经历过,比如说富弼就曾经参加过。

可看起来如此的强大的辽国,却被元昊给偷袭了,不说时机方面,辽国相对地广人稀的环境,成为了广阔的空间。

北宋不以骑兵见长,可是要整合出一只五六千人的精锐骑兵,也不是不行的,携带足够少的给养,以战养战的,熟悉辽国和西夏的一些武器,在保证一个基本的防护之下,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果,应该是比元昊的孤注一掷更大。

在对辽国的作战,即将成为现实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打击辽国,才是一个统帅应该想到的东西。

狄青甚至大受启发,顾不上棱堡和长弓,专注的研究辽国的事情上面了,他的脑子之中,冒出很多的奇思妙想,甚至一些模糊的作战计划,也已经做出来了。

狄青不在坚持走私武器,这让贾朝昌松了一口气,他就怕狄青这么做,到时候,一旦闹大,还真的不好收拾的,在确定了棱堡和长弓,能够有效的加强,拿下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性之后,枢密院庞大的机器开始开动了。

当然了,相对于北宋的80万禁军,改装10万禁军的行动,根本就不起眼,每年的换装数量,都要超过这个数字的,在边境大规模的兴建棱堡的,也只是在三司微微的起了波澜。

叶清臣最近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可是北方农田水利的无底洞,还是让本来宽裕的资金,变得紧张了起来。

特别是有韩琦的对比,越发的显得叶清臣的工作效率了。

不过,韩琦带来的对比,也不全是坏,有韩琦消耗和数据,哪怕给中原地区的翻了一个倍,也比现在的消耗高的多的多,这就让一些花费有了上限。

那些底层乡绅,他们那里有那么高的眼光,之前,只是抓住叶清臣的弱点,现在有了明确的例子摆在那里,再怎么的贪得无厌,等待的,将会是可怕的铁锤。

叶清臣虽然爱惜名声,可是他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在入了仁宗的眼,肩负起三司使的重要职责的时候,他可是下了狠手。

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在最少10个项目之中,扣出来了400万贯,这可不是一个能力能够代表一切的,在他辉煌战果的同时,也到下了最少50个蛀虫,其中绝大部分,都丢官夺职,剩下少部分,还进了大牢。

北方农田水利建设,预案众多,每年都有类似的项目提上来,可是他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水渠的长度,水渠的难度,水渠的体积,这些的不同,都会带来造价的巨大提升。

可是有韩琦这么一个例子,在没有对中枢拨款的前提下,依靠着西北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