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昌这样的枢密使,12万贯每年的收入,已经让他低头了,苗家的人丁稀少的,老太君是仁宗的乳娘出身,老太爷也只是之前京城的普通人家的,也就仁宗念旧情,再加上苗氏入宫之后,这才慢慢发展的。
哪怕把所有的支脉都接到了京城,也不可能全部锦衣玉食,有个远近亲疏,并且让所有人都过上温饱以上就可以了,这样根本用不了太多。
北宋的铜钱,购买力,还是相当强大,2贯每月的禁军收入,十来口人,温饱哪怕稍稍多一点,5贯也足以让10口人温饱,苗家的各个支系,加起来也不超过500人,按照这个标准,每一个月250贯已经是不错了,加上主家的消费,迎来送往,一年下来,有个8000贯,已经够了。
赵信也是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之后,给了每年固定的数字,一年15万贯。
这笔钱不少,要知道连一个王爷也不过是万贯而已,15万贯,足以让苗家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也是之前,贵妃省亲的时候,苗家有能力兴建宅院,不过被赵信接过去了而已。,
这个时代,铜钱的购买力强大,一头牛,也不过是十来贯,一亩地8到10贯,就算是一些出色的千里马,也不过是两三千贯左右。
15万贯,如果按照粮食的价格,这算成后世的钱的话,几乎有几千万贯那么多,特别是在仁宗这个北宋较为平稳,发展较快的时间段,铜钱几乎没有多少的贬值。
接下来四五天的时间之中,赵信开始对园林进行布置,各种丝绸,针织品,还有一些丁海军都称得上是珍贵的工艺品,不计成本的投入到了这个宅院之中。
苗家作为这个宅院名义上面的主人,却从最开始,就是充满了震惊,这个园林本身已经足够的精致了,可以说步步是景,可是经过了赵信这么一个布置,却有些富贵气息了,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还是巨大的玻璃镜,各种珍贵的工艺品,还有丝绸和刺绣,这些全部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对于苗家来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对他们的压力也就越大,还有不到两天,贵妃就要归家了,他们必须要打起精神,保证不出现任何的疏漏。
反倒是赵信和深宫之中的贵妃,并不在意,赵信是因为的明白,贵妃不过是来看他,贵妃也是一样,主要目的抓住了,其他就无所谓了。
又是一天的忙碌,到下午,这才完成了全部布置,剩下的都是一些细节上面的,这些赵信就可以不介入了,总不能让苗家一点都不做吧,怎么说,贵妃都是老太君的女儿,老太君很清楚他喜欢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赵信要养精蓄税,见贵妃,对他而言,是一个节点,他必须要全力以赴。
同样的,身体之中莫名的感觉,也让他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