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的容易的,他也知道这些镜子的价值,如果按照铜镜的价格,这么庞大的铜镜,价值绝对不菲,铜的比重较重,这么庞大的一面铜镜,又经过专门的打磨和雕琢,消耗巨大。
玻璃镜的功效,远远超过铜镜,现在,有人知道丁海军有玻璃镜,也开始寻求,一块巴掌大小的镜子,已经被求购到了500贯以上,如果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200面的镜子,差不多就是几十万贯。
连300万的现金,都毫不犹豫的给了,几十万贯的东西,也不过是毛毛雨了,叶清臣总算是达到了目的了,这些镜子,足以满足仁宗的需求了。
叶清臣离开的时候,也承诺过,会继续推动铁路的建设,不过需要时间。
镜子引起的风波,基本上,都是在后宅,就算是仁宗,也只是被后妃烦着,并没有拿到朝堂上面的,这个充其量,只是一个比较珍贵的,比较好玩的一个玩物,上升不到国家的层面。
最近北宋的政坛,较为的稳定,贵妃归宁是最大的一个事情,因为苗贵妃规规矩矩的,仁宗的表现也是如此,根本就没有见到赵信,虽然,有人怀疑,赵信借助着贵妃说了些什么,可是对于宰抚来说,要的并不是根本不联络。
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普通的一军首脑,要想跟皇帝联络,也是很容易的意见事情,有的是人在中间穿针引线。
更何况,赵信还有这样的基础,强行让他们父子分割,那是有几乎不可能。
有的时候,只要表面上做到就可以了,大臣们只要是防微杜渐就好了,只要赵信不主动,秘密的面见仁宗,或者是通过贵妃,做一些超过纲常的事情,那就无所谓了。
朝臣们巴不得减弱赵信的存在感,一年多的时间,关于储君的挑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从宗室之中,挑选的人员,已经开始培训了,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长处,通过的一定的规则和学习,在大臣们看来,是接任的最佳人选。
夺嫡站队这样的事情,是任何一个聪明的官员,都必须要避免的东西,而规则,也最终不到最后时刻,不会揭秘,在这个时候,贸然的加入到这个领域,那是非常不智的选择。
当一封通过枢密院转来的北方情报,立刻把整个朝堂上面的目光,都给吸引过来了,辽国的国内战局,已经越来越烈了,为了干掉元昊这么一个心腹大患辽兴宗调动了25万人。
毕竟是在辽国境内,辽国可以在本土获得一定的补给,可以动用的力量,也就比之前远征西夏的时候大多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元昊的痛恨,成千上万的部落,被元昊一扫而光,哪怕辽兴宗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底层的牧民,对于辽国的影响,可是一个巨大的进项的减少,意味着未来,辽国会有一段比较痛苦的日子的。
再怎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