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四百九十三章 韩琦来访

第四百九十三章 韩琦来访(4 / 5)

易上手的特性,一般人,有个半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勉强的拿出来用用了,真的训练3个月以上,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部队了,再加入几次战斗,那就是精锐。

从最开始,赵信就没有准备打造大规模的陆军,无论他把定海军经营的怎么样,他是依附北宋存在的节度使,不可能绕开北宋,单独的存在,只要大规模的组建步兵,那就必然会被发现。

反倒是海军更好一点,实际上,在热武器的初期,步兵并不是变革最大,不断加大的武器的威力,必然要用更加沉重,更家厚实的炮管,相对于陆地上,不可能无休无止的增加火炮的口径,到了海上,就好说很多。

在二战时候,极限甚至会出现800毫米以上的火炮,这可不是大型臼炮,那玩意放在战舰上,几乎不行,射程近的,威力不大,真正的舰炮,全部都是拥有足够的管身比,威力强大。

一个完整的舰炮的重量,甚至可以达到150吨以上,这还不包括下层舱室和上面的防护装置,加上备弹,轻松可以超过200吨,16英寸的火炮,单纯弹头的重量,都超过了1.2吨,哪怕是备50枚,都超过60吨的重量了。

相反,在陆地上,火炮的重量是受到限制,类似之前的大型臼炮这样,更多的是通过炮车,在铁路上面运输的,就算是到了之后,要展开,也需要加上混凝土的支座,否则就没办法,单纯一次射击的后坐力,就足以让铁道和炮车毁掉。

可是在海上,就没有这么的问题了,哪怕是在宋朝,最高也可以兴建超过5000料海船,这就一千多吨了,在一千多吨的船上,或许安装上一百多吨的火炮,这很难,可是10吨左右的,那就非常轻松了。

而在陆地上,在铁路没有兴建,复杂的地形条件之下,别说10吨,就算是几百公斤的,都非常的困难,必须要在专门的道路上面行驶。

火炮从出现之后,最初是应用在陆地之上,可是,当第一门火炮装载到了船上之后,舰炮的发展,就远远超过了陆基火炮,在战争之中,火炮往往会成为一个限制,一个拖累了行军速度的限制。

哪怕到了一战的时期,也有为了某一个战役,必须要等火炮的,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大贝吉塔炮,就是这样,一战时期,从8月3日宣战,到次日早晨,就从到了列日要塞的面前,可是久攻不下,一直到8月13日,也就是9天以后,大贝吉塔炮的到来,才重新开启了战事,用了4天的时间,机会毁掉了所有的炮台,这才拿下了列日要塞。

海军作为发展的方向,技术要求更高,更加的封闭,一旦到海上,又很难的跟陆地进行联系的军队,更容易隐藏的,定海军是港口,又是孤悬海外,海军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韩琦看不到这些,只是看目前定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