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也是定海军大规模的海运的利润所在,通过海运,大规模的降低成本,当3万料,甚至是5万料的大型福船出现,单独一石粮食的运输成本,会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不但会让整个北宋北方,粮食供给量更加的充足,也会变相的压低一些价格。
这样算下来,哪怕是4石的粮食,农民收获之后,全部卖出的价格,也不会超过800文,800文到1贯,这实际上,已经是北宋大部分土地的价格。
按照一亩上好的水田60到80贯的价格,土地生息实际上是极为低廉的,如果作为投资的话,可能要百年才能够收回来。
一个农民,当然不可能只耕种一亩的土地,可是在没有畜力和其他的力量帮助的前提下,十几亩已经是极限了,就算是农民有十几亩的水田,一年耕种下来,也不过是十几贯,甚至连现在丁海军的平均月薪就达不到。
按照普通平均80贯,一年下来,就是960贯,按照一亩地平均出500文左右的数量,960贯,需要2000亩田,才能够产出。
当然了北宋底层的豪强,不可能单纯依靠土地,高利贷,丰年压低粮食价格,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销售,在灾害到来的时候,用一些粮食,换取土地,这是一般成熟地主发展的方向,一般而言,土地在他们手中,会经营的更好。
可是最起码,也相当于五六百亩的一个小地主了,最关键的是,这个80贯,还只是一个人的收入,丁海军工作机会繁多,只要愿意去干,肯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女人也可以出来工作。
大部分,都是一家人过来的,哪怕只有三四个人工作,以丁海军高昂的福利状况的,抛开花销,每个人,都最少可以赚下来300贯以上。
放在丁海军,300贯真的不起眼,丁海军高昂的工资,催生了较高的物价,比起汴粱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放在的北宋的农村,家里有的千亩良田的地主,也不一定,能够一次性拿出300贯,这真的是有钱。
上百万人的回乡,累计带走数以千万贯资金,甚至上亿,这等于是某种流出,可是带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的。
100多万回家显摆的人员,就代表着一百万个不给钱的宣传人员,人是信任眼见为实的,这些人之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哪怕是为了富贵,也有很多人都会搏一搏的。
这些人回来,直接带回来的人员,就超过了40万,间接影响的就更多了,从过完年之后,甚至是在年内,一些外界的人员,就络绎不绝,短短1个月的时间,丁海军直接增长了40万人,未来3个月的时间之中,还会有较大数量的增长。
这种人口的增长方式,有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对于丁海军而言,也有些吃撑了,毕竟在考虑到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