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几十艘,上百艘,只要有一艘回来,就可以创造一个可怕的富豪,这才是刺激着所有人前仆后继的根本。
可惜郑和下西洋,不具备这个条件,在朱棣在的时候,不知道是为了天朝上国的想法,才推动了郑和不停的前行,可是在之后,就因为靡费巨大而没办法支撑,别说是类似郑和这样的大型航海,就连宝船的图纸,也被束之高阁。
或许,中国式帆船,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可是本就在元朝倒退的技术,又经过了明初的藏匿,中国的帆船技术,没办法得到发展,开始远远落后于欧洲,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更是弱的一塌糊涂。
这不得不让人感觉到很讽刺,同样,民间的商贸,也因为中国富庶而变得没有办法成行,一艘来自西洋的帆船,只要来到亚洲,到了中国附近,就可以收获足够商品,无论是丝绸,茶叶,还是瓷器,再或者东南亚的香料,日本的白银。
总之,整个亚洲,价格高昂的产品太多了,反倒是在中国,舶来品的价格也高昂,可是这个高昂,只是运输费用的高昂,这些高昂的商品,在欧洲同样价格不菲,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在发达起来之后,要发动鸦片战争,闭关锁国的满清,对外无欲无求,反倒是丝绸,茶叶和瓷器,具备了不可代替性,这玩意外国人稀缺,这也是最初英国明明强悍,却没办法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之中,跟中国相比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这不是英国出现的问题,中国历朝历代,金银都不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大部分都是铜,虽然金银的价格昂贵,都是公认,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一般等价物,或者是金银币。
原因就在于,金银的数量,相对较少,哪怕昂贵,却无法撑得起货币盘子。
可是到了明朝之后,金银开始进入到流通领域,不是中国在这个时代,发现了大量的金银,而是因为海外的金银,大量的流入。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大肆占领,获得了无数的财富,这些财富,按理说,应该是通过大西洋,回归欧洲,虽然大西洋波涛汹涌,可是怎么说,距离都要近很多。
可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运金船,往往会绕过太平洋,进入到亚洲,然后再运送到欧洲,这个等于说路程长了一倍以上。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传统,金银这些东西,对于那个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来说,不算什么,作为航海时代早期的霸主,他们不论在非洲,还是在美洲,都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这玩意真的要运回去,还不给小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货币崩溃。
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输入,欧洲的金银兑换比,比起亚洲要高很多,单纯金银兑换,都获利不菲。
这些金银,或者换成中国茶叶,瓷器和丝绸,或者换成香料群岛的香料,再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