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

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2 / 5)

在了炼铁,还有大规模的冶炼上面,只有超过500吨以上的大型冶炼,才会用到平炉,而日常炼钢,多是用转炉。

转炉的效率,控制性,甚至是冶炼出来的产品的效果,都在平炉之上,成本也会大规模的减少。

赵信知道一些转炉的情况,特别是氧气在转炉之中的应用,在定海军寻找到了一些出色的炼钢催化剂的前提下,从平炉到转炉的转变,进行的非常之快,虽然现在也有些不足,却面前够可以做出转炉。

实验室之中,进行研究的转炉,效率比起平炉来说,最少提升3倍以上,哪怕工业化的运作,降低效率,也最少可以提升2倍以上。

也就是说,只要对于定海军的钢铁厂,进行一定量的改造,就可以从200万吨,暴涨到400万吨。

研究成果很不错,也对定海军大有益处,刚刚兴建不足2年,就全面推翻,也不是个事啊,不说是不是浪费了,就说,钢铁厂肩负着整个北宋的钢铁生产,还有定海军的大量需求,不能够简单的停工。

赵信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把投向转炉的资金抽调出一些,虽然会继续转炉的研究,却不作为重点。

定海军的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却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一枝独秀的钢铁研究,他的发动机是牛大力,指导方向的是赵信。

现在两者都已经转向,转炉的研究虽然没有停止,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继续完善,想要更进一步,却是不可能。

钢铁,可不是产能,在21世纪,中国已经是钢铁大国了,钢铁总产量占据世界的一半,也就是说,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要把产能加在一起,才有中国这么多,可是中国依然不能够称之为钢铁强国,原因很简单,中国能够制造的,大部分都是低端的钢铁,真正顶尖的,凤毛麟角。

哪怕是19世纪,20世纪的低端钢铁,在这个时代,也是神兵利器,通过简单的碳钢生产,生产出来的钢材,性能已经超过了所谓的精铁,这一点,整个世界,没有国家能够跟定海军比肩的。

可是,为了未来,为了定海军的继续发展,赵信还是在这个方面投入,定海军本就有这个优势,再加上牛大力,这是珠联璧合的结合。

材料,这个到了2战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体系,实际上,在之前,一直都在发展,只不过,没有那么严格而已。

二战时期,各主要国家的火炮,各种参数并不一致,除了研究方向的不同之外,也展现出了材料的不同。

材料方面研究弱一点的,大炮的口径会大一点,大炮的总重量也会更高,材料好一点的,各方面的综合性能也比较强一点。

基本上,材料不够了重量凑,勉强也可以,这也代表着,对于设计和使用,没有达到极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