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2 / 5)

单,任何的工业,制造业,都有共通之处。

或许一个不懂技术的负责人,无法在技术性强的领域,发挥作用,可是一个简单的统筹和整合能力,却是原来,那些船匠们所缺乏的。

定海军一切都是白纸,一切都是新的,这一点非常好,以定海军的吸引力,也没办法吸引到足够地位的大匠,之前,定海军最大的船匠,不过是一个主导过200料的小船的建设的工匠。

这样的船匠,在定海军是稀缺,在江南,沿着长江两岸,有着成百个,甚至是上千个的造船厂,这些造船厂之中,能够主导200料船只的,真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船匠,这样的船匠,根本就没有那种傲气。

定海军在招募人才上面,会给于较高的工资,目前船匠们的工资,早已经是超过了每月150贯,可是在职权管理上面,却非常严格。

一个船匠,哪怕是主导整个造船,可是在他上面,还有统筹,审计,拨款等诸多的口子在限制。

这就是后世的特点,交叉管理,不给与一个人权利,却会以较高的工资来稳定,这样,对于主导者能动性可以调动起来,同样,也不会形成权威。

赵信不需要权威,就算是牛大力这样的,真的因为意见跟赵信相左,赵信也会毫不犹豫的放弃掉。

有什么人,在眼光上,还有对于未来的把握上面,比起赵信更强的,别说是三五十年,就算是1000年的历史,也尽在赵信的掌握之中。

当然了,因为他穿越的关系,这一段历史,已经被改变的不可捉摸了,长弓,棱堡,还有各种各样的新的东西,在北宋出现,同样的,北宋的心腹大患,未来大量浪费北宋的资金的西夏,已经灭亡了。

看起来,辽国是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几乎绝大部分的西夏的国土,都被辽国给拿下来了,控制在手中,可是通过交易,特别是丝绸方面的交易,北宋拿到了西夏绝大多数的牲口。

或许,其中最适合作为战马的牲口,早已经被辽国扣去,辽国看来,没有足够的重骑兵,北宋就算是拿到这些牲口,也没有什么用。

这就是认知上面的差距,游牧民族,永远不会懂得,农耕民族的可怕,或许,看起来,农耕民族比较的富裕,也比较的温和,可是在温和之中,那是无以伦比的创造力。

大量的牛马牲口这样的东西,在游牧民族看来,只是当肉吃,当粮食来用,可是在农耕民族这里,去可以提供劳力。

只要这些牛马,以合理的途径,进入到北宋境内,并且通过一些方法,均匀的分开,这些牛马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巨大。

节约更多的劳动力,让有限的劳动力,获得更好的运作,原来,无法耕种的土地,在牛马的帮助下,可以耕种,并且在牛马运转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