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比中国式帆船更快,更稳,曾经遭遇到了相当大的狂风,依然稳定的前行,没有一点的漂移,得到了水手们一致认可。
至于武装补给舰,是在战船的基础上面制造的,不是为了现在准备的,是为了未来,火炮安装到了船上来准备的。
一艘战船,一等战列舰这样的,可能要有150门炮,在战场之上,一门火炮必须要保持30发左右的备弹,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火药加上炮弹,几乎占据了整个战船上面的不小的空间。
更别说,还有人,战列舰上,一门火炮,最少需要3-4个人来操持,这样算下来,单纯炮手就是600人,加上一些护卫的步兵,一些负责操控船只的税收,这些人员众多,一艘船差不多就是上千人。
千人的耗费是庞大的,这也是大部分的战船,在作战的时候,不会跑到远处的根本,超过1000海里,这已经是大部分的战船的极限。
19世纪中叶的英国,能够在全世界耀武扬威,每一艘船,都不是从英国本土而来,他们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军港,给了他们全球战略巨大的支撑。
跨越大半个地球,超过万海里的航程,不但是对人员和补给是巨大的考验,对于船本身也同样,在19世纪的时候,日俄战争的时候,为了获得海上的优势,俄罗斯不远万里的调动军舰。
先是英国不给于使用的苏伊士运河,他必须要绕道的好望角,然后大部分的英国港口都不给使用,只能依靠法国的港口。
不远万里,耗费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抵达了东亚,可是最终却是疲劳无比,明明在各方面的实力上,高于日本,却遭遇了失败,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倒是被对方赢了。
在早期的时候,军舰的序列之中,是不存在补给舰的,最多,就是一些补给船,他们或者跟随着海军,或者就近调动。
真正专业化的补给舰,是在二战,甚至是二战之后。
这种船,看起来是运输船,却是跟军舰一个标准,能够跟随着舰队,进行航行。
同时,在技术上相当的先进,追求效率和速度,而不是传统的,用小船来转运。
有时候,一个舰船,完成补给,要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可是放在补给舰上,却不用。
上面装载了大量的补给,这些补给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放的,都有专业的东西,可以准确,快速的把补给装到军舰上面去,甚至为此,会对军舰,进行一定的改进,以适应补给舰。
现在,定海军唯一的一艘军舰,还是使用的强弩,它耗费不大,不需要太多的补给,仅仅是战舰自己携带,都可以持续战斗很长的时间,补给舰,更多的是一种尝试,一种对新的舰船的一种尝试。
在第一批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