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战,到这个战争的消息,传到辽国中枢,这需要时间,而军队的调动,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你这边军令传达,就直接可以调动的,这样的快反部队,就算是放在21世纪的中国,也是少量之中的精锐部队,这样的部队放在北宋的时代,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之前算的,从的辽国反应,到大量骑兵过来,可能会有半个月到20天的缓冲期,这个时间,攻克折津府,有些困难,可是如果加上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可能性就非常大。
本以为,这一次的枢密院会议,就这么结束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计划,就这么的得到通过了,可是这时候,一直都没有发表意见的狄青,突然提出了另外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比起之前的计划来说,更加的匪夷所思,但是对于整体的支持更大。
这个计划很简单,既然是登陆,在渤海内部登陆可以,在外部呢?
按照地图上面的显示,从山东那边到辽东半岛,海上的距离并不远,而相对于折津府这边,辽东半岛哪里,更加是荒凉,容易突破和袭扰。
相对于更近的幽云,辽东半岛这边,应该是算辽国的腹地,一马平川之下,如果有一只3000人左右的骑兵队伍的话,骚扰的作用会更大。
相对于南京的折津府,东京辽阳府,对于辽国的重要性更上一层楼,虽然说,辽国的上京是在临潢府,可是临潢府的位置,跟辽阳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少文武是驻扎在辽阳的,特别是北方的女真一直作乱的档口,更是驻扎了重兵。
这倒是一个新的提法,跟扼守要害不一样,要害要修建棱堡,否则1500的士兵,就是送菜,可是一马平川的辽东半岛,3000骑兵起到的作用就巨大了。
三京之中,距离折津府最近的,就是辽阳府,骑兵可能只要几天的功夫就能够杀到,一旦这里被阻碍,兵力被牵制在辽东半岛上面,这对于北伐的支持更大。
狄青提出的这个问题,不用考虑,稍稍懂得一下军事的,就明白这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可是有一个问题在于,定海军有没有能力,支撑这么大的运输量。
没办法,一辆马车再次出来,直接到驻地来找赵信,又把赵信拉回到枢密院。
赵信也不在意,甚至没有去问那个过来请他的小吏,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关枢密院和众多枢密使,小吏是不可能知道其中的那些细节的。
果然,同样回到了这个房间,一天来两次,都有些熟悉了,唯一不同的是,赵信没有叶清臣作陪。
很快的,闲杂人等都给清理出去了之后,韩琦等人把目的给说了出来,赵信听了以后,哑然失笑了。
不能小看这些人,能够在历史上面留下名字的,特别是北宋仁宗的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