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塘沽,以往,远征之中,最大的问题,物资运输的问题,在这里,完全的不存在。
往日里面,因为北宋缺乏马的关系,就算是向西北运送物资,也少有马车,大部分,都是依靠着人力,要运送1石粮食到前线,中间可能会消耗20石的粮食。
可是用了海船,就不一样了,万料的海船,起码相当于5000辆的马车,人力就更加不能比了,可是消耗的人手才多少,如果不考虑战斗的前提下,单纯的水手,也就是七八十人,跟别说,还有速度等上面的优势。
在顺风时候,12节的速度,几乎的不比快马奔腾慢多少,最关键的是,这个节约人力啊。
速度,效率,总吨位,这些成为了北宋的保障,本身,在装备和各种的东西上面,北宋也比辽国更强,在完美的保障的前提下,本身北宋就可以跟辽国硬钢,就别提还有各种的手段。
辽国在战争已经开始很久的前提下,连谁攻击他们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最终的胜负是一定的。
大量物资运送到了塘沽,并且通过大量车辆,运送到各个地方,运输任务非常的重,韩琦准备以折津府为中心,建设一个x字型的防御体系,以折津府为中心,在折津府外四个地方,距离折津府大概20里左右的地方,布置4个棱堡,然后以50公里相隔,一共布置16个,等于一个方向4个,绵延150里。
这个距离不长,75公里,也就是原来北京市中心到廊坊郊区差不多的距离,可是这个却囊括了整个幽云的最精华的部分。
这里集中了整个幽云,最发达的城市,也拥有最多的人口,可以说是核心的核心,这么一个核心,16个棱堡就能够守护了。
韩琦当然不可能有这么的奢望,要守住整个幽云,单纯建设棱堡,可能要300个,甚至是更多的,可是这16个是核心。
战争已经来临,狄青跟辽兴宗在山海关那里对持,你能保证,辽国不会绕过整个北方山脉,满清都能够绕道山西入关,更别说,云州和大同,还在辽国手中的现在,幽云这里没有防御,与其跟他们野战,倒不如以的棱堡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
16个棱堡,跟最初的100多个,甚至是200个棱堡相比起来,减少了不知道多少,又在各地兴建大规模的砖厂,更是解决了不少的问题,棱堡的骨架,它的基础,一座20多米高,可能重千盾,甚至更多的建筑物,在抛开了水泥,沙子,水,钢铁和水泥这些少了许多,在疯狂的调动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现在已经基本到位了。
16座棱堡,在整个华北的大地上面,拔地而起,最快的那些,已经修建到了3层以上,就算是最慢的,也会在10天之中,修建完成。
韩琦是最早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