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拿到了胜利的果实,何必去跟他拼命呢。
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很明显,辽国本身已经遭到了重创,这个时候逼迫太过了,反而会拼个鱼死网破。
失去了草原的几百万人口,加上幽云的150万左右,本身不足千万的辽国,可能只剩下三四百万的人口,这样的人口能够做什么,只要守住山海关,慢慢发展,辽国就会跟以前草原上面的游牧民族一样,逐步的衰落,再也不会有之前的威势了。
就这样,辽国撤走之后,通过皇城司,知道辽军已经回归东京了之后,北宋禁军也开始陆续的撤军。
当然了,作为新占据的领土,又地处辽宋边界,当然不可能全部撤退完毕,可是之前三十多万的军队,会减少到12万到15万之间,而原来,位于三关的二线部队,也会逐步上来,替换和接管,到时候,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数字。
北伐到此,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在仁宗的中期,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下了折津府,虽然只是收回了幽州的12个州,而没有把云州的4个州给拿下来,对于的北宋来说,已经足够好了,当整顿了北方防线,用棱堡把大部分的关键点位,都给封住之后,北宋的北方屏障,将会非常出色的。
就算是巅峰时刻的辽军,都不可能通过北方的防线进来,而原来北方的军队,会跟西北结合,重点防范西北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驻军,节约开支。
功劳立下了,封赏也在背后,毫不客气的说,韩琦只要是回归东京,几乎必然,会提升一级,要么是枢密使,要么干脆就是东府首脑。
这些,将会是仁宗要考虑的问题,他必须要调整一些人,章德象和贾超昌,肯定要下去一个,具体是哪个,那就不好说了。
韩琦很清楚这一点,并不去逼问,而是继续经营幽云,在辽国派出使节,跟北宋扯皮的时候,他主要的精力是放在了修建棱堡上面,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开启了最少80个,建成了40多个棱堡,把整个折津府周围,守了个水泄不通之后,他开启了对幽云的开发。
被占领土,抛开辽宋之间的矛盾不提,换了一个皇帝,换了一个管理者,这中间,会出现多少矛盾的,其中有些利益层次,会不会同意,会不会反抗,再加上一些方法和税收,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最少说前面3年,必须要保持高压的态势。
丁海军给出的解决方法,让韩琦欣喜,人都给你弄走了,留下来一部分,全部都是顺民,或者是之前就投奔北宋的,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幽云,有多少土地可以用于的发展。
相对于贫瘠的西北,位于折津府,在历史上,就是汉族的繁衍生息的所在幽州,绝对是最佳的选择,甚至韩琦不用投入巨大,自然有商人和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