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宋锦绣> 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

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3 / 5)

的事物,大部分都是新的东西,在这种前提下,很容易,就出现问题的.

不过,经过了分类,特别是内书房的出现,还有东府和枢密院的扩大,一些底层的,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事情,都由他们分别处理,问题层层汇报,到了仁宗这里,已经不多了,因此增加的工作量也在增加.

仁宗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相对比较的勤勉,可是增加了原来三倍,甚至是四倍的工作量,这个,对于仁宗来说,也有些难以承受。

仁宗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机器,就这个数量来说,就算是24小时,都没有停止,也未必可以处理这么多的,在赵信提点之下的,采用了分权的方法,通过内书房处理仁宗需要处理,他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分类和汇总,把事情作为轻重缓急,分成了一步步的,放在仁宗的面前.

有层层的制度,分级和处理,这回让每个人都不会过于滥权,又会比较灵活的处理问题,虽然说,北宋的日常事物增加了许多,可是处理起来,反倒是轻松了许多,甚至某些时候,在仁宗任性的时候,还可以甩手不干。

,韩琦这样的宰抚,可以直接面见仁宗,按照规矩,在内书房递了牌子,很快,就得到了汇讯,仁宗在内书房的紫光殿等他。

紫光殿,算的上是内书房之中,比较大的殿阁了,跟枢密院和东府的楼房为主不同,内书房只有一个仿古的楼房,也不过是5层高的,剩下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殿阁,根据殿阁大小的不同,也进行着不同会议。

比如说,冬暖阁是日常仁宗处理奏折,并且小规模的招募朝臣的地方,麒麟阁是参知政事大会的,可以容纳最少30位,紫光殿就多了许多,差不多可以进行规模性的召见,多用于处理大事,或者是某一个领域奏对,容纳的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

韩琦之前估摸着,应该是在麒麟阁,紫光阁大了差不多一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参与的人员众多,差不多要把朝中的重臣都给囊括其中。

显然,之前信件,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力,以至于,所有的参知政事,还有重臣都抵达了。

在紫光殿之中,仁宗还有整个在京的参知政事,大学士一类的,全部都等待着,他们集中的时间,远比韩琦更早。

韩琦抵达汴梁,仁宗就知道了,通过简单的旗语,火车站,可以给中枢通报一些东西,比如说,韩琦在陆上,关于韩琦抵达的消息,已经传递到了宫中.

这几天之中,关于定海军的讨论,一直都是整个北宋政坛的最重要的事情,定海军,这个突如其来冒出来的,对于北宋产生了巨大威胁的势力,在所有的高官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却发现,对于定海军的了解非常的少,一些浅层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可是更深一点的,谁也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